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2007年3月4日,一场强风暴潮袭击了威海地区.风暴潮在海面上掀起的10余米高的巨浪,将渔民的渔船打碎、将海边的堤坝毁坏.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打碎渔船和毁坏堤坝的能主要是巨浪的       能;巨浪将岸边的一块方石水平推出4.5 m远,已知该方石的质量为120 kg,假设海浪对方石的水平推力平均为800 N,则海浪推动这块方石所做的功是       J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利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7年3月4日,一场强风暴潮袭击了威海地区.风暴潮在海面上掀起的10余米高的巨浪,将渔民的渔船打碎、将海边的堤坝毁坏.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 主要考查您对

功的计算

动能的概念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功的计算
  • 动能的概念
功的计算公式:
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W=FS。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1J=1N·m。
在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点:
(1)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

(2)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3)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定义:
所谓能量,是指物体能够做功的本领。能够做的功越多,就表明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能量简称为能。

注意:“能够做功”并不等于正在做功。只要该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不论它是在做功,还是没在做功,做功的潜在本领始终存在,则说该物体具有能。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的标志是看它能否做功。

能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发现相似题
与“2007年3月4日,一场强风暴潮袭击了威海地区.风暴潮在海面上...”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