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实验题
    Ⅰ:老师课上用如下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演示图2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图1和图2实验,你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磷的燃烧产物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如上图3.图4所示的实验,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4)若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a试管中白磷燃烧。 a试管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图4装置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图3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比较图3与图4两实验装置,你认为图4实验装置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同学们将图3所示装置中的a、b试管加上橡皮塞后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待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6)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甲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安徽省期末题化学实验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敬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Ⅰ:老师课上用如下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演示图2所示实验的...” 主要考查您对

验证物质燃烧的条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验证物质燃烧的条件
定义: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1. 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
分别将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放在薄铜片上,另取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如下图:
①薄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没有变化
②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①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薄铜片上的白磷与O2接触,同时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故白磷能够燃烧
②薄铜片上的红磷与O2 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没有与O2接触,所以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不能燃烧

2. 实验结论: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
①可燃物
②氧气(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1.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2.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方法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 ①可燃物 ②氧气(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中考试题往往以实验设计题的形式来考查燃烧规律。燃烧条件的探究设计常常运用控制变量—对比法。
(1)分析对比实验设计

实验1:探究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2:探究可燃物接触氧气才能燃烧
实验3:探究达到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2)综合控制变量

①把白磷和红磷都漏置在空气中(对比),用0℃的热水控制温度(这个温度高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可燃物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②烧杯底部放一块白磷,用水控制不让白磷与空气接触,温度仍然是80℃,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证明可燃物即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不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
发现相似题
与“Ⅰ:老师课上用如下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