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
    B 电流表(量程3.4,内阻约0.01Ω) —块 ,
    C定值电阻(R=3kΩ,额定电流0.5A)   —个
    D 电池组(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一组
    E 开关两只
    F 导线荇干
    (1) 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4个倍率,分别是X1KΩ X100Ω、 x1OΩ、X1Ω。该同学选样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发现指针偏角太小(接近左端)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他又将选择幵关拨到了与x1OΩ郐近的倍率上,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是______Ωp
    (2) 为了史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牢、乙两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 (填“甲”或“乙”)电路

    (3) 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用上述所测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Rv=_______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A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B 电流表(量程3.4,内阻约0.01Ω) —块 ,C定值电阻(R=3kΩ,额定电流0.5A) —个D 电...” 主要考查您对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目的:
用伏安法间接测定某种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50Ω),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米尺。
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2、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断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
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1、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4、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发现相似题
与“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A 待测电压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