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古埃及帝国
    本题信息:2009年广东省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古埃及帝国” 主要考查您对

金字塔的国度

罗马帝国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金字塔的国度
  • 罗马帝国
  •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图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前1504~前1450在位)。约公元前1504年继位,由哈特舍特谢普太后摄政,直到继位的第二十二年才正式执政。此后20年间,他出征叙利亚、巴勒斯坦并向努比亚大规模扩张,埃及的边界线北进到叙利亚北端的幼发拉底河上的卡赫美什,南到努比亚境内的尼罗河第四瀑布,确立了古埃及史上版图空前庞大的帝国。他自夸为胜利之王、诸国之王,大兴土木,美化首都底比斯,建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在神庙墙壁上铭刻其军事远征的年代记,大肆炫耀其赫赫武功。他将大批的战利品、奴隶和土地赠送给阿蒙神庙,助长了僧侣贵族的权势。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建国 越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的效果;越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
强盛时期 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灭亡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统治者 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著名的有图特摩斯三世 、拉美西斯二世、埃赫那吞
金字塔 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外形近似中国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金字塔为誉为世界古代奇迹之一。古埃及又被成为“金字塔的国度”。

金字塔:

金字塔之谜:
金字塔其中最宏伟的当然是位于吉萨的胡夫金字塔(又叫大金字塔),它已成为埃及国家和文明的象征。大金字塔总共由大约230万块石灰石和花岗岩垒叠而成,中间不用任何粘合材料。而石块与石块之间吻合得天衣无缝,尽管历经4000多年的风吹雨打,石缝之间都插不进哪怕一把锋利的小刀。每一方石块平均有2。5吨,最重的达到100多吨。以古埃及人当时的劳动力,它们是如何把巨大的石块开采出来,并且运到这里来?又如何把它们垒砌起来?何以抗拒时间的侵蚀直至今日?而且金字塔的底部四边几乎对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误差小于一度。古埃及人是怎么计算的这精确的呢?
多少年来,大金字塔一直是人们探索而又无法确证的一个谜。因为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现代人用尽了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断能力。有人说金字塔时外星人所建,是他们到地球上来的一个降落点,还有人说胡夫金字塔是由失踪的高度文明的亚特兰蒂斯岛先民所建。但是这些说法没有科学的论点来证明。
一些学者的推测,金字塔修建一种是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段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另一种推测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
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自奥古斯都开创帝国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时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为止,存在将近1500年。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虽然最初几位皇帝都并没有正式称帝,但是实际上已经具备帝制的特点,所以整个政府可以说是由皇帝领导而运作。罗马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扶菻。
罗马帝国:
1、建立时间:公元前27年
2、建立者:屋大维,被称为“奥古斯都”
3、阶段:
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
4、后期帝国:(193年~476年)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首都是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封建社会的兴起。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疆域: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约573—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出生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族的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622年开始“徒志”迁往雅特里布城(麦地纳),并组建起穆斯林公社。624年他成功组织了伯得尔战役,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和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627年,他以掘壕坚守之策,挫败了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630年率大军兵临麦加城下,迫使倭马亚贵族归顺投降。通过多方努力,最终使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在伊斯兰教旗帜的引导下走上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历程。

《古兰经》:

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和社会政策都反映其中。共114章,6236节,记载了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所颁布的经文。其中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同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和犹太教进行斗争的记述;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针对阿拉伯社会情况所提出的宗教制度和社会主张;为了传教需要而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社会的故事和传说。因此,它不仅是宗教经典,而且是政治文献,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既是伊斯兰教精神的神圣源泉,也是阿拉伯社会是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体制的理论基石。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地理位置 西亚,阿拉伯半岛
背景 6世纪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十分尖锐,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过程 ①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②在麦加传教失败
③622年,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④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成为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利益和宗教利益。从此,麦加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圣地。
阿拉伯国家 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到8世纪中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的统一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信徒被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统一。
1.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出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伊斯兰教是一种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A、波斯帝国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