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长铁管一端,在另一端听到两声敲击声,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B.将压强计探头放在液体不同深度,U型管内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有压强
    C.小球从斜面同一高度滑到不同平面,前进远近不同,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D.将教室中开关断开,灯都不亮了,说明教室中的灯是串联的

    本题信息:物理单选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长铁管一端,在另一端听到两声敲击声,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将压强计探头放在液体不同深度,U型管内出现高度差...” 主要考查您对

声速

液体压强的特点

串、并联电路的辨别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声速
  • 液体压强的特点
  • 串、并联电路的辨别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声速:
定义 声音存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v表示
计算公式 s=vt,其中
单位 米/秒(m/s),读做米每秒
常数 v=340m/s(15℃的空气中)
影响因素 介质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介质温度。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增加约0.6m。当空气中不同Ⅸ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方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高处的人容易听到低处的声音

 在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v/m﹒s-1
空气 340
1500
钢铁 5200
松木 3320
玻璃 5000-6000

声速与气温的关系:
    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小,所以声速较大,因此声音由声源发出后不一定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比上一层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传播比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液体压强定义:
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的压强称为液体压强,简称液压。
产生原因:
①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产生压力和压强
②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对限制它流动的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力和压强
③液体内部各相邻部分之间互相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特点: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核心提示:
    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方法 方法介绍
定义法 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电流法 如果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
拆除法 拆除法的原理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中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的连接分式
节点法 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和物体问的正压力有关。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
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
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

步骤:
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1

2、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2

3、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



结论:
结论一: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结论二: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如何解决摩擦力实验探究中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问题:
    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只有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实际操作过程中,木块的运动状态不稳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不稳定,很难读数。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例: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术板等。
(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___。
(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____。

解析:甲图中,只有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当木块的运动状态不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稳定,很难读数。乙图中,无论长木板怎样向左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弹簧测力计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二力平衡,始终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1)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发现相似题
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长铁管一端,在另一端听到两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