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源于太平洋的13号台风“泰利”登陆我国,给闽、浙、赣等地区造成巨大的损失。
    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     ]


    A、A
    B、B
    C、C
    D、D
    (2)此次“泰利”台风过境造成巨大损失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①地势低平,防灾能力差   ②风力太大,造成损失大
    ③海岸生态环境破坏   ④沿海经济发达,损失巨大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当“泰利”台风来临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南非昼长夜短
    B、我国西北大部分河流开始进人汛期
    C、地中海沿岸地区降水丰沛
    D、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本题信息:2010年0103期末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源于太平洋的13号台风“泰利”登陆我国,给闽、浙、赣等地区造成巨大的损失。据此,回答(1)——(3)题。(1)以下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 主要考查您对

高、低压与天气

中国的气象灾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高、低压与天气
  • 中国的气象灾害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高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对比:

水平气压与风向对比:

 


高压和低压的识别:

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可以用左右手定则进行判断: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中国的气象灾害——寒潮:

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发生日期 9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3-4月和10-11月
路径 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天气特征 北方:大风、降温、雨雪、箱冻、暴风雨,有时还带来沙尘暴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其中:东北(次数)最多、华北次之、西北、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危害 强烈降溢造成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防御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监渊和预报,采取防寒措施

 


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

预防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个人:做好防寒准备。

其他气象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③建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
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④营造防护林

寒潮的产生原理:


发现相似题
与“源于太平洋的13号台风“泰利”登陆我国,给闽、浙、赣等地区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