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也可以实现化学能向其它能量的转变,如原电池实现了电能,核裂变实现了热能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某些离子为带电的原子团,此类原子团结构稳定,能够独立存在
    C.道尔顿、李比希、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D.STS研究科学、 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低碳生活”、“绿色经济”践行的就是这种让人与环境更加和谐的理念
    本题信息:2012年浙江省模拟题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也可以实现化学能向其它能量的转变,如原电池实现了电能,核裂变实现了热能B.构成物质...” 主要考查您对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化学与技术

化学中的科学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 化学与技术
  • 化学中的科学家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的构成: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三决定: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原子核决定原子的质量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原子、分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物质中保持原物质的一切化学性质、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

原子通常用表示,分子用化学式表示,离子用表示。


化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应用:

1.应用合成氨技术生产铵态氮肥,有利于农业生产;工业上生产磷肥、钾肥等。
 
2.接触法制硫酸,有利于工业生产。
(1)原料:主要有黄铁矿、硫黄等。
(2)原理: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为例,生产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3)有关反应
 
工业上并不直接用水吸收三氧化硫,而是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作吸收剂,因为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容易形成酸雾,从而降低三氧化硫的吸收率。同时采用逆流吸收,硫酸从塔底放出。
3.工业上制取纯碱--联合之间法
 

化学中科学家的贡献:
 
(1)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假说: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特征
(2)1808年,盖·吕萨克提出的假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3)1811年,贝采里乌斯提出的假说:不同原子显不同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
(4)1887年,阿伦尼乌斯提出的假说: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5)1834年凯库勒发现苯,1866年提出本分子的结构,后人称凯库勒式。
(6)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
(7)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8)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9)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着色剂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