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本题信息:2012年期中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主要考查您对

追求礼乐的一生(修订六经,删修《春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追求礼乐的一生(修订六经,删修《春秋》)

孔子简介: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孔子的生平:

(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追求礼乐的一生:

(1)自学礼乐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孔子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6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儒家的思想特点。
(2)从政失败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
孔子从政下野后,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直到68岁时返回鲁国。
(4)献身文教
孔子希望从政,长期未能实现,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他自己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即使在做官期间,他也未停止办学。在周游列国期间,他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开展流动教学。晚年回到鲁国后,孔子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发现相似题
与“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