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Ⅰ.图1中为“双棱镜千涉”实验装置,其中s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顶角略小于180°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为光屏.s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这是由于光源s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时,两个分别位于图中 sl和s2相干波源所发出的光的叠加.(sl和s2的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
    己知s1和s2的位置可由其它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千涉”测量光源s 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Ⅱ.图2中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
    魔方格
    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l 中a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放置质量为m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U及其它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魔方格

    (1)写出m、U与k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
    (2)己知E=1.50V,l=12.0cm,g=9.80m/s2.测量结果如下表:
    m(kg) 1.00 1.50 3.00 4.50 6.00 7.50
    U(V) 0.108 0.154 0.290 0.446 0.608 0.740

    魔方格

    ①在图中给出的坐标纸上利用表中数据描出m-U直线.
    ②m-U 直线的斜率为______kg/V;
    ③弹黄的劲度系数k=______N/m(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本题信息:2008年四川物理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Ⅰ.图1中为“双棱镜千涉”实验装置,其中s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顶角略小于180°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为光屏.s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 主要考查您对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重垂线,坐标纸,三角板。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挨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l
4、用上面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2个、3个、4个 ……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2、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用xn=Ln-L0计算出弹簧挂1个、2个、3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力,这个总重力就等于弹簧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数据处理:
1、建立坐标系,标明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标度:标度要适当,让所得到的图线布满整个坐标系;
3、描点:描点时要留下痕迹;
4、连线: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同一直线上,让其余的点落在直线的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弃;
5、根据图象做出结论。


实验原理:
通过单缝的一束光线,经双缝形成一对相干光,互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根据公式可算出波长,d是双缝间距,L是双缝到屏的距离,Δx是相邻两条亮(暗)纹间隔,λ是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步骤:
1、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2、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3、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4、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2)时还应注意使单缝和双缝间距为5-10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注意事项:
1、安装仪器的顺序: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
2、双缝与单缝相互平行,且竖直放置。
3、光源、虑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
4、若出现在光屏上的光很弱,由于不共轴所致。
5、若干涉条纹不清晰,与单缝和双缝是否平行有很大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Ⅰ.图1中为“双棱镜千涉”实验装置,其中s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