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点是
    [     ]

    A.结束分裂局面,创建统一帝国
    B.对内控制思想,对外抗击匈奴
    C.取缔诸侯王国,加强中央集权
    D.依赖丞相决策,强化君主专制
    本题信息:2012年上海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点是[ ]A.结束分裂局面,创建统一帝国B.对内控制思想,对外抗击匈奴C.取缔诸侯王国,加强中央集权D.依赖丞...” 主要考查您对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焚书坑儒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 焚书坑儒

匈奴的兴起:

1、社会状况(生产生活):
生活于蒙古高原,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狩猎占重要地位。善骑射。宽裕则以畜牧狩猎为生,急困则四出攻掠后学会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无文字,以言语为约束使用铁器,冶铁业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2、匈奴的统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至此,北方出现农牧业政权分立局面,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其掠夺的目的是占据水草,掠夺人口、牲畜。严重威胁北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匈奴也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和开发北方起了重大作用。

和亲:

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比较:

1、背景:
汉初战败,被迫纳贡和亲;而昭君出塞,是匈奴称臣,请求和亲,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交往的象征。     
2、结果:
汉初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袭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带来了友好的民族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秦与两汉对匈奴政策比较:

1、不同:
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
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
2、认识:
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1、战国时期:
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    
2、秦朝:
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徙民设郡 ③修建万里长城      
3、西汉:
①汉初,“和亲”  ②汉武帝时期,军事反攻③汉元帝,“和亲”与经贸往来     
4、东汉:
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汉初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曾想派兵攻打匈奴,但诸将说:“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吕后只得“复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前锋)至雍甘泉”,威胁长安。后来,匈奴又从云中、上郡南下,西汉政府又陷入惊恐。汉景帝时,匈奴骑兵仍不断南下,北方边郡不安。

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1、两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成员的战争,是兄弟民族矛盾的体现,不能以侵略和反侵略性质定性,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2、两汉时期匈奴经常南下掳掠中原地区的财产、人口,破坏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因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是正义的战争。             
3、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客观上,战争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


后人对汉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大战的咏叹:

宋朝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万高著。”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汉昭帝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五单于并立,相互混战不休,“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据了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
呼韩邪单于率众迁至漠南,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的建议,决定投靠汉朝。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他亲来长安,谒见宣帝,“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汉书·匈奴传》),承认他是匈奴的单于。汉宣帝派军队北上“留卫单于,助诛不服”,还供给他大量粮食。呼韩邪单于的势力逐渐恢复。郅支单于感到难以控制局势,乃率部西去。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呼韩邪北归单于庭,临行前,他同汉朝使者约定“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
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汉书·匈奴传》)。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昭君故里今属湖北兴山)人。当时,她主动“请掖庭令(管理后宫的官员)求行”。入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为王昭君加尊号为“宁胡阏氏”,认为匈奴得之,国以安宁。他们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昭君的子女,以及她在内地的兄弟,也都为汉与匈奴的和睦友好做出过贡献。昭君出塞以后的几十年里,“边城晏(很晚)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
董仲舒 
(2)特点:
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思想主张: 
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②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 
③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
④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 提倡孝道。
(4)影响: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焚书坑儒:

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博士70人上前祝寿,仆射(主管博士的长官)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效法殷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诽谤朝政,“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
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
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
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所禁书籍都必须在30天内上交地方官府焚毁。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
以古非今的灭族;
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为师。
严厉坚决地贯彻了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六国史记的被焚,战国纪年至今还不能完全搞清楚。焚书的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追查,将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史称“坑儒”。


发现相似题
与“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点是[ ]A.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