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1980年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         )——(          )——内地
    本题信息:2012年期中题历史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秀芬(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建立经济特...” 主要考查您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的扩大(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对外开放的扩大(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怅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农业,发展科技、教育。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强调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体领导,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规党法,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和影响:
1、共同点: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2、影响:
(1)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文革期间以及以前“左”倾错误思想路线;对文革中的错误进行彻底纠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文革十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地点:北京
3、背景:
(1)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当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4、内容:
(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3)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5、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认识: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
(2)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4)中国共产党是善于自我完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政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特区:
所谓的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的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济特区的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1979年4月,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思想。8月,国务院公开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最早选择深圳创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是最早经济特区。
1.深圳等地的优越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台,便于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
2.福建广东都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加强了与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关系的紧密性。
4.面向南海或台湾海峡,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运极为通畅。

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对外开放的目的,步骤,成效

1、目的:
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步骤:
第一步开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
第四步:内地。
3、成效: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深圳经济特区:

上海浦东:
上海浦东原本只是“一片农田菜地”,1990年后中国政府进入“开发浦东”的实质阶段,浦东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亦被誉为中国三个增长极之一,地区面貌日新月异。而先进的国际物流港口,航空运输、铁路轨道运输、城际高速路共同建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使浦东距世界仅“一步之遥”。

上海浦东新区开发的历史意义:
从国内方面来看,首先,浦东开发开放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从区域性试验转入了全面展开和深化的阶段。其次,以它的开发开放为重要契机,中国的制造业开始经历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迅速转型,并实现了国家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从国际方面来看,首先,由浦东开发开放而引发的先进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的集聚,使它能代表国家水准去参与当代国际分工和产业竞争。其次,浦东的开发开放,为振兴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提供了路径和舞台,使上海能不断强化其综合服务功能,并代表国家利益去参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世界级城市间的竞争。


上海浦东新区: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