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1)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①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____________。
    A.Na+(g)+Cl-(g)→NaCl(s);△Q
    B.Na(s)+1/2Cl2(g)→NaCl(s);△Q1
    C.Na(s)→Na(g);△Q2
    D.Na(g)-e-→Na+(g);△Q3
    E.1/2Cl2(g)→Cl(g);△Q4
    F.Cl(g)+e-→Cl-(g);△Q5
    ②写出△Q1与△Q、△Q2、△Q3、△Q4、△Q5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取a mol A和b mol B置于V L密闭容器中,2 min后,测得容器中A的浓度为x mol·L-1,以物质C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应为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0118月考题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①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 主要考查您对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热化学方程式
  • 盖斯定律
  •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盖斯定律的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的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如:的△H无法直接测得,可以结合下面两个反应的△H,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所给反应的△H。分析上述两个反应的关系,即知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大小比较中的应用: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若按以下思路分析:

2.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并且据此可写出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的求算:

首先要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明确中各个量的含义和单位,如:以具体某一种物质 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c的单位一般用mol/L表示,而△t的单位一般用s(秒)、min (分钟)、h(小时)等表示,所以v的单位可以是等。对于反应,有,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很方便地求算出不同物质表示的v的数值: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及其应用:

1.物质的量(或浓度)一时间图像及应用此类图像能说明反应体系各组分(或某一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如A(g) +B(g)3C(g)的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要注意此类图像各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例如:某温度时,在恒容(V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计算:
(1)计算某物质在O一t3刻的平均反应速率、转化率,如 Y的转化率为.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n1一n3):(n2一n3):n2。
2.全程速率一时间图像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的情况,如图所示,

解释原因:AB段(v增大),因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BC段(v减小),则主要因为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 c(H+)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故分析时要抓住各阶段的主要矛盾,认真分析。
3.速率一温度(压强)图像这类图像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隐含时间变化的速率一温度(压强)图,二是隐含时间变化的速率一温度 (压强)图。以,△H< 0为例,V一T(P)图像如下:

发现相似题
与“(1)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