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1945年9月27日)

    材料二 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方针下,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现三民主义的方针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的演说(1945年10月8日)

    材料三 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双十协定》

    材料四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
    ——中共1949年劳动节口号

    请完成:
    (1)在材料一、二中,毛泽东都提到要彻底实现三民主义。对毛泽东的这种说法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共识?两党的具体主张是否相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四中,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0年0123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毛泽东答路透...” 主要考查您对

《双十协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双十协定》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双十协定》:

又称为《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1945年8月至10月重庆谈判的结果。

内容: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这样一来,两党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未能改变分裂局面。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灭。

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1.从形式上看:
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
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
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
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
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重庆谈判:

(一)时间: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二)谈判目的:
1、国民党:争取备战时间;借和谈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2、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争取民心;揭露阴谋、教育团结群众。
(三)谈判成果:
《政府与中共代表谈判纪要》即《双十协定》
1、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2、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3、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5、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问题,中共虽然作出让步,但是仍未能达成协议,留待政协商议。
(四)历史意义:
1、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
2、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

日本投降后的军事形势对国民党是非常不利的。合众社记者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地位时说:“中共今日已统制华北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东部、东九省南部、华南五省之陬隅靠边沿的地方),长达6400千米,海岸线之3200千米,重要港口六,山脉七,丰腴平原四。”在这种形势之下,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援助,力图恢复其优势,便戴起“和平”的假面具,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决定派代表毛泽东等前往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受到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希望中国一切抗日政党及爱国人士团结起来,为实现上述任务而共同奋斗。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会见了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和各界民主人士以及宋庆龄、冯玉祥等人,向他们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毛泽东用了历史上的一些典故,讲了“和为贵”,“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摆事实,讲道理,反对内战。同时又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泽东等也会见了国民党政界要人陈立夫、戴季陶等,表明了我们党的态度。
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次谈判在政治上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而使国民党陷于被动,因而是成功的。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在重庆继续谈判。12日,“双十协定”发表。

渡江战役:

又称京沪杭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最终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以及经济中心、当时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上海。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①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②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彻底翻了身: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下进军令后,等候在长江北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500千米战线上,奋勇渡江作战。
渡江作战是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军进军。20日晚,中集团军在巢湖、无为一带的姚王庙、大套沟地段,利用敌二十军与八十八军换防这个弱点发起登渡,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解放军只用了30分钟就给撕开了一个长达10千米宽的口子,先头部队向敌纵深勇猛地插进去。21日拂晓,七个主力团渡过了长江,占领铜陵、繁昌地区,并向纵深发展。中集团军登渡首战告捷。西集团军在贵池、湖口间突破敌人的防线,占领东流、彭泽、至德、殷家汇、贵池等南岸阵地。东集团军也在镇江、江阴间向敌的防线猛攻,在打退了英帝国主义兵舰紫石英号的挑衅后,争取了江阴守敌7000人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了长江。解放军连克扬中、江阴、镇江等地。三路大军胜利渡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解放军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一侦察队划一只小船偷渡过江,得知敌人防守南京的卫戍部队──暂编第四师已弃城逃跑。在南京地下党的帮助下,侦察队便从下关码头搞回一只渡轮。原包围两浦的解放军,于23日傍晚,分批从浦口渡江,南岸许多民船也划过来接应解放军渡江。当晚,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红旗插上了伪总统府。
5月14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在九江至武汉地段,也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16、17日解放武汉三镇。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内容:
(1)民权思想:    
形成完善——从兴中会建立到同盟会建立   
主要内容——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主要目的——建立政体;反对帝制;争取人权 
三民主义之间关系——紧密结合、完整体系、目的一致 
(2)五权分立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2、孙中山思想的特点:
思想更民主,手段更革命;结合中国国情,参照西方政治不足,思想有创新。
3、关系 :
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相互密切联系。
4、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评价 :
(1)孙中山心中的民主思想,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2)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康有为、梁启超是保皇和改良,孙中山则要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有局限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将尽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