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总结,不断地归纳,思考和运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似曾相识:
    (1)比较大小:
    ①2+1______
    2×1
    ;   ②3+
    1
    3
    ______2
    1
    3
    ;   ③8+8______2
    8×8

    (2)通过上面三个计算,我们可以初步对任意的非负实数a,b做出猜想  a+b______2
    ab

    (3)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在《梯形的中位线》一节遇到的一个问题,此时运用这个结论巧妙解决;如图有一个等腰梯形工件(厚度不计),其面积为1800cm2,现在要用细包装带如图那样包扎(四点为四边中点),则至少需要包装带的长度为______cm.
    魔方格

    本题信息:数学解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总结,不断地归纳,思考和运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似曾相识:(1)比较大小:①2+1______2×1...” 主要考查您对

不等式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不等式的定义
不等式的定义:
一般地,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常见的不等号有“>”“<”“≤” “≥”及“≠”。
不等式组的定义:几个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不等式联立起来,叫做不等式组。
不等式分类: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大于等于符号)“≤”(小于等于符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z )(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 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不等式的判定:
①常见的不等号有“>”“<”“≤” “≥”及“≠”。分别读作“大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其中“≤”又叫作不大于,“≥”叫作不小于;
②在不等式“a>b”或“a<b”中,a叫作不等式的左边,b叫作不等式的右边;
③不等号的开口所对的数较大,不等号的尖头所对的数较小;
④在列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式关系的关键字,如:正数、非负数、不大于、小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