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次修正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后附有下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超过500元的5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工资、薪金所得减1600元后的余额.)
    (1)如果王老师2005年1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为2260元,那么这个月他应交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经测算,李工程师2005年1月份应交纳个人所得税265元.你能算出李工程师1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是多少元吗?
    本题信息:数学解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次修正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后附有下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 主要考查您对

利息,利率,本金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利息,利率,本金

成数:几成是十分之几,农业上常用的名词。
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商业上常用的名词。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

本金的含义:
  利息:
就是所存金额乘利率乘存款日期得到的数字,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是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贷款者的一定代价,或者说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一定报酬。利息作为借入货币的代价或贷出货币的报酬,实际上,就是借贷资金的“价格”。
利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利息率表示出来的。
利息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或储蓄存款额之间的比率。公式表示为:利息率=利息额/本金。
利率一般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税率是按照计税依据征税的比例或者额度。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通过税率体现的。


科学合理地设计税率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的关键。
税率通常有3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以相对量形式规定的征收比例,即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适用于从价计税的税种;
第二种是以绝对量形式规定的固定征收额,即定额税率(又称税额标准),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第三种是复合税率,即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按照税收负担划分,税率还可以区分为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