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古巴导弹危机
     图二  美国民众反战示威

    请回答:
    (1)古巴导弹危机为什么没有导致战争爆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国内对战争的态度怎样?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图片反映了冷战时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冷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秀芬(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古巴导弹危机 图二 美国民众反战示威请回答:(1)古巴导弹危机为什么没有导致战争爆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美苏争霸

科索沃战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美苏争霸
  • 科索沃战争
冷战:
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

遏制战略:

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计划,并发起对苏联的强硬政策,进而提出全面的遏制苏联的计划,成为冷战的开端。

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冷战的主要特点:
1.美苏之间没有直接的战争冲突,而是通过扶植代言人,在世界局部发生战争;
2.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
3.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国集团对峙
4.冷战时间跨度长达44年


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
1.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反苏扩张;
2.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支援被战争破坏的欧洲,扶植反苏势力;
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在东线遏制苏联。

苏联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政策:

1.政治上,组织“共产党情报局”,联合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反击美国冷战策略;
2.经济上,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给与东欧经济援助;
3.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约形成两大军事对立。

美苏争霸的的起因:
战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均居世界第一,而苏联在经历二战后,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唯一对手,故而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提出冷战政策。

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影响:

1、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关系破裂,冷战开始。
2、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联加强了对外扩张势头,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80年代,美对苏采取强硬方针,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3、影响:
美苏争霸长达30多年,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4、美苏争霸的实质:
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国际霸权的较量。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地图: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均势,走入军备竞赛的死胡同时,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中将首先提出了“高边?闭铰浴?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不久,立即召集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研究小组,对“高边疆”战略进行研究,并于1982年3月正式确认了这一战略。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以消除苏联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与此同时,加紧开拓太空工业化领域,以获取宇宙空间的丰富资源。
1983年,美国国防部向里根总统和国会提交了一项新的战略防御技术研究计划,并编制出1984~1989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二百六十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星球大战计划”。这年夏天,“星球大战计划”开始进入全面研究阶段。“星球大战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它是一个由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各种雷达和传感器、微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高技术组成的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武器系统。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
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和陆、海、空三军的有关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有关公司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里根总统称“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

科索沃: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后由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独立。致使双方矛盾加剧。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干预下,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南联盟: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在1992年到2003年期间存在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的一个联邦国家,其前身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代初期,随着东欧剧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趋于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国宣布独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的两个组成部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组建了南联盟。


霸权主义的主要特点:
1.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2.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


科索沃战争历程:
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时间:1999年3~6月。
3.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及利亚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并袭击中国大使馆,造成三名记者牺牲。
4.战争启迪:这场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势必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与威胁。
科索沃战争局势图:
 

中国学生抗议美国轰炸我国大使馆:
 

科索沃战争的对世界的影响:
1.动摇了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联合国会为核心的国际安全体系。在缺乏有效战争制约力量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局部战争和军事干涉发生的频率有可能提高,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主宰国际事务的趋势有可能增强。
2.有可能引发或激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散布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把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国际化,将“科索沃模式”强加给世界,有可能导致被干涉国及其所在地区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3.将刺激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重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发现相似题
与“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古巴导弹危机 图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