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10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器件Z的导电规律时,测得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关系如表所示:
    ①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器件Z可能属于上述         材料(选填“金属”或“半导体”)。
    U/V
    0.0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I/A
    0.00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② 实验所用的器材规格是:
    电压表(0-3V-15V,内阻约30kΩ);
    电流表(0-0.6A-3A,内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 
    电源(3V,内阻约1Ω); 
    器件Z;
    电键;导线若干.
    根据本次实验提供的数据,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实物图上连接电路;

    ③ 根据表中的数据已经在I-U坐标中描好点,如图所示,请连线作图;

    ④ 某同学根据图中规律猜想I与U的定量关系,用以下方法较为合理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I-U图象
    B.用I-U2图象
    C.用I2-U图象
    D.用I-U-1图象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0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器件Z的导电...” 主要考查您对

电阻定律、电阻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阻定律、电阻率

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叫做电阻,符号为R
2、定义式:
3、单位:简称欧,符号Ω。1Ω=1V/A
4、意义: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同样电压下形成的电流越小

电阻定律:

1、电阻的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
①定义式:R=U/I,单位:Ω。
②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2、电阻定律的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R=ρL/S。

电阻率:

1、定义: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率,和物体的材料、温度有关。
2、计算公式:
3、决定因素:
4、与温度的关系:由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决定,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无关。一般常用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电阻率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
②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用于制造热敏电阻);
③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④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
5、单位:欧·米,符号Ω·m


的比较:



导体折叠、截取或拉伸后电阻的计算方法:

某导体形状改变后,因总体积不变,电阻率不变,当长度和面积变化时,应用来确定S和l在形变前后的关系,分别应用电阻定律即可求出l和S变化前后的电阻关系。在导体被折叠成n段时,导体的长度变成原来的,横截面积变成原来的n倍。截取时横截面积不变。几拉伸时若长度变为原来的n倍,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若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时,截面面积变为原来的,长度是原来的n2倍: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