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操作题.
    (1)用量角器量出∠A=______度.(取整度数)
    (2)作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3)量出计算三角形面积需要的数据(以厘米为单位,取整厘米数),标在图上.
    (4)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求这块草地的实际面积.
    魔方格

    本题信息:2008年深圳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操作题.(1)用量角器量出∠A=______度.(取整度数)(2)作出指定底边上的高.(3)量出计算三角形面积需要的数据(以厘米为单位,取整厘米数),标在图上...” 主要考查您对

角的度量

垂线,平行线及相交线

三角形的周长

三角形的面积

比例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角的度量
  • 垂线,平行线及相交线
  • 三角形的周长
  • 三角形的面积
  • 比例尺
角的计量: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去测量。



角的大小: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相交线:
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把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做平行线,它们的关系叫互相平行。


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平行线的画法:
放、靠、推、画


学习目标:
1、体会理解三角形周长的概念。 
2、学习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角形周长:
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边之和。

周长l=a+b+c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
2、会根据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图形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面积公式:
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

比例尺分类:
比例尺一般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数值比例尺:例如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或。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上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实际相对应的距离。

比例尺表示方法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1/50,000,000。
②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③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必须化单位。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单位换算:
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
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计算方法:
①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
②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那么原比例×(n+1)。
③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
④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1/n;那么原比例×(1-1/n)。
⑤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会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