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在一定温度、浓度的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到了电离平衡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的特征:
(1)等:
(2)动:
的动态平衡
(3)定:条件一定,分子与离子浓度一定。
(4)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OH
-。25℃时,水电离出来的c(H
+)=c(OH
-)=10
-7mol/L
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不研究水溶液的体系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不要忽略H
+和OH
-共同存在。
溶液的酸碱性:
(1)pH=-lg[c(H
+)],在溶液的c(H
+)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度。
(2)pH越大,c(H
+)越小,c(OH
-)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越小,c(H
+)越大,c(OH
-)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3)pH的范围:0~14
(4)溶液酸碱性判断:
当c(H
+)>c(OH
-)时,溶液呈酸性;
当c(H
+)>=c(OH
-)时,溶液呈键性;
当c(H
+)<c(OH
-)时,溶液呈中性。
(5)关于pH相同的酸(含强酸和弱酸)
①溶液中c(H
+)相等(填“相等”或“不等”)。
②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强酸<弱酸(填“>”或“<”)。
③耗碱规律:pH和溶液体积均相同的HCl、H
2SO
4、CH
3COOH与碱完全反应时,消耗碱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H
3COOH。
④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m,强酸中c(H
+)变为原来的1/m,但弱酸中c(H
+)减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
溶液的pH:
1.定义:溶液里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
2.表达式:
3.含义: pH越大,c(H+)越小,c(O-一)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越小,c(H+)越大,c(O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4.适用范围:
c(H+)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更方便。所以,pH适用于酸、碱的稀溶液之间],pH取值范刚为0~14。
5.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1)盐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无弱不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2)具体分析一下几种情况:
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
2CO
3、NaAc等
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
4Cl、FeCl
3、CuCl
2等;
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
2SO
4、NaCl、KNO
3等;
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
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
3、NaH
2PO
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
3、NaHS、Na
2HPO
4等。
(3)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强酸强碱盐pH=7、强碱弱酸盐pH>7、强酸弱碱盐pH<7
根据其相应的酸的酸性大小来比较,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小如:HClO酸性小于H
2CO
3,溶液pH NaClO>Na
2CO
3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溶液: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亦显酸性。
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
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溶液,因分解,所得固体应是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溶液,因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
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溶液,得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
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到等。
5.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的分解,所得固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