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小明和小亮在研究物体速度变化快慢跟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以及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多次实验.其中的一次室验所测数据见表(A)、表(B).
    表(A)用质量为0.1㎏的小车做实验的结果
    小车受到的外力/N 0.01 0.02 0.04 0.08
    小车速度变化快慢/m•s-2 0.10 0.20 0.40 0.80
    表(B)小车受到的外力为0.80N不变时做实验的结果
    小车的质量/kg 0.80 0.40 0.20 0.10
    小车速度变化快慢/m•s-2 0.10 0.20 0.40 0.80
    (1)分析表(A)中所测数据的数量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分析表(B)中所测数据的数量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3)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叫 ______.
    本题信息: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小明和小亮在研究物体速度变化快慢跟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以及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多次实验.其中的一次室验所测数据见表(A)、表(B).表(A)用质量...” 主要考查您对

速度及其单位换算

力与运动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速度及其单位换算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km/h”。“m/s”与“km/h”的换算为1m/s=3.6km/h
常见的换算关系有:
1m/s=3.6km/h,5m/s=18km/h
10m/s=36km/h,15m/s=54km/h
20m/s=72km/h,25m/s=90km/h


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紧扣定义的,因为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某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汽车通过的路程为15m。
注意:千万不要写作:每秒钟汽车通过的路程是15m/s。
概述:
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与运动的关系:
 条件 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物体所处状态 运动状态
——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不变
合力不为零 相同 速度增大,并且做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相反 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
不一致 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

力与运动的关系释疑:
     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因”,运动状态是“果”,二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状态也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是非平衡力。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例如以下的探究实验: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验证欧姆定律

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些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发现相似题
与“小明和小亮在研究物体速度变化快慢跟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以及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