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森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水土流失→______→水灾。
    (2)②处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____→水土流失。
    (3)③处上游用水量剧增一河流径流量__________→河流自 净能力降低。
    (4)④处河沙开采过量一河床堤岸__________→河岸后退→ 水害。
    (5)⑤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_________→海水入侵。
    (6)⑥处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一河口→______→航道变浅。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处森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水土流失→______→水灾。(2)②处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____→水...” 主要考查您对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
2.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
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灾变”。
2.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
3.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
发现相似题
与“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处森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