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是改良的”;“走向改...” 主要考查您对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

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互结合和渗透。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表现:

1、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秋,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为巩固独裁专制,蒋介石建立了特务组织,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打击民主力量,实行恐怖统治。他还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剥夺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对革命者、进步人士进行残酷迫害。1936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2、抗日战争时期:
(1)1939年初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以“中统’,’’军统”为代表的特务组织专门从事迫害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  
(2)国民党一手制造了“皖南事变” 
(3)皖南事变后,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在香港发起抗议运动。在国际上,苏联严厉斥责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行为;英美当时也不同意蒋介石这样做。国民党政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深感联合起来争取自由民主、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并要求与共产党积极合作以反抗国民党的压迫。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正式成立,推动了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 

1、从日本方面看:1938年秋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把进攻矛头指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样,正面战场的压力大大减轻; 
2、从英美方面看:为推动日本去侵略苏联,谋求与日本妥协,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 
3、从中国方面看: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天天发展壮大,使蒋介石坐卧不安。于是,蒋介石集团从其阶级本性出发,执行了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