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生物

首页
  • 单选题
    2010年8月中旬,南亚出现了一种新型细菌,该菌能破坏青霉素类抗生素,因此,被人们称为“超级细菌”。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
    B.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可将该菌与酵母菌分离开
    C.控制该菌抗药性的基因位于质粒上
    D.该菌细胞膜的结构与人红细胞膜结构相似
    本题信息:2011年四川省模拟题生物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姚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0年8月中旬,南亚出现了一种新型细菌,该菌能破坏青霉素类抗生素,因此,被人们称为“超级细菌”。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 主要考查您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基因突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基因突变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0.1μm~10μm) 较大(10μm以上)
细胞壁 有,为肽聚糖 植物有为纤维素和果胶,动物没有
细胞核 没有核膜,称为拟核 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核
染色体 无染色体,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结合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植物)等
主要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动物、植物、真菌等


 知识点拨:

1、真核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为真核和原核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就是病毒。


自然界生物的分类:

 


知识拓展:

(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①蓝藻: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但不属于细菌,也不是绿藻。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其标志便是单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都为单细胞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水华”。衣藻属于绿藻,真核生物,不同于蓝藻。考试时考得比较多的是发菜和衣藻。一般考试时所说的藻类除了上述几种蓝藻大多是绿藻。注意蓝藻和绿藻的区别非常重要。蓝藻的繁殖方式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包括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段等几种方法,另一种为某些蓝藻可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以进行无性生殖。孢子无鞭毛。目前尚未发现蓝藻有真正的有性生殖。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蓝藻水华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
②细菌:“菌”字之前有“杆、弧、球等”形状修饰的,这样的菌都是细菌类的。(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2)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3)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如噬菌体、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等,不要把它们看做原核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例题:按要求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只填序号)。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大肠杆菌⑧流感病毒⑨肺炎双球菌
(1)具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
答案(1)②③④⑤⑥(2)①⑦⑨
解析:真核生物含核膜,真核有酵母菌(真菌)、变形虫(单细胞动物)、小球藻(低等植物)、水绵(低等植物)、青霉菌(真菌),原核有蓝藻、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第二小题中描述的就是原核生物,因为有细胞结构的都有核糖体,但是染色体只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

基因突变:

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选择材料
类型 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原因 外因:某些环境条件(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结果 产生了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
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多向性)、可逆性
时期 DNA复制时(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人工诱变 原理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影响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方法 物理方法:辐射诱变、激光诱变
化学方法: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等处理生物材料
意义 提高变异频率,创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



知识拓展:

1、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的关系
①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a.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
b.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能引起性状的改变。
c.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d.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②少数基因突变可引起性状的改变,如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①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②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种突变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3、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4、基因突变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但染色体变异一般可以镜检出来。
5、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的改变,产生了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的碱基序列,如由A→a(隐性突变)或a→A(显性突变),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6、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1)基因突变的类型
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
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体)
(2)判定方法
①植物:让突变体自交

②动、植物:让突变体与其他未突变体杂交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8月中旬,南亚出现了一种新型细菌,该菌能破坏青霉素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