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将方程(3-2x)(x+5)=-6x+14化为一般形式,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用a(a>0)、b、c表示,请求式子
    (a+b)c
    (a-c)b
    的值.
    本题信息: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将方程(3-2x)(x+5)=-6x+14化为一般形式,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用a(a>0)、b、c表示,请求式子(a+b)c(a-c)b的值.” 主要考查您对

最简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最简二次根式
  •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最简二次根式定义:
被开方数中不含字母,并且被开方数中所有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这样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
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最简二次根式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的尽的因式;
(3)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最简二次根式判定:
①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②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等于或大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①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②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 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方程特点;
(1)该方程为整式方程。
(2)该方程有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该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判断方法: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点拨:
①“a≠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a=0,b≠0时,她就成为一元一次方程了。反之,如果明确了是一元二次方程,就隐含了a≠0这个条件;
②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经过整理都能化成一般形式,在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化成一般形式,再判断;
③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所以咋确定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的系数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④项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如:x2+5x+3=0的一次项系数是5,而不是5x;3x2+4x-1=0的常数项是-1而不是1;
⑤若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