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实验室中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常用仪器是______.
    本题信息: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实验室中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常用仪器是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摩擦起电现象

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摩擦起电现象
  • 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如下图。


摩擦起电的条件:
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类别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起电实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转移 物体中的电荷重新排列

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

摩擦起电的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定义: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组成: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的使用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实验现象说明,有电荷通过金属杆从验电器A流动到B,使验电器B也带了电。也就是说金属杆上有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如图)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因为任何带电体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看物体是否会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因为只有该物体带了电,它才有可能跟其他带电体相互排斥。若相互排斥,这时可以肯定该物体带有与其他带电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3.利用验电器。只要物体带电,则当它接触(或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都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同时,验电器还能大致判别带电的多少(即通过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大小来比较)和检验带电体所带电荷的种类(即将待检验的带电体与带有已知电性的电荷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有无减小的过程,若有,则带电体上就带有跟验电器上电荷电性相异的电荷。反之,亦然)。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距带电体近的近端带有与带电体所带电荷电性相异的电荷,远端带有与带电体电性相同的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下图)。

静电感应现象:
接近:
产生静电感应。
如带正电的物体接近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金属球处感应出负电荷,而金属箔则由于带正电而张开一定角度;
若验电器原来带正电,由于静电感应,同种电荷相斥,金属球的正电荷电荷量减少,金属箔电荷量增多,张角增大;
若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则异种电荷相吸,金属球电荷量增大,金属箔电荷量可能只减少,可能先减小,然后带正电增加,因此其张角可能只减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接触:电子转移,带电导体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
移走带电导体,验电器金属箔继续张开。
发现相似题
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___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