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也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3月2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出了这样的话……日本首相菅直人几天前就曾表示,已做好“东日本全毁”的最坏打算,而今,他又将危机提升了一个等级……
    ——2011年4月1目《国际在线》

    材料二:受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的影响,原定4月9日在东京开幕的第24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将延期举行。依照原定赛程,本届富士通杯全部五轮比赛于4月9-17日在日本东京一次性赛完。
    ——2011年4月1日《新民晚报》

    材料三:据日本新闻网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时间1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见记者时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十分的严重”,联合国对此表示极大的担忧。他呼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一起帮助日本应对核泄漏事故。
    ——2011年4月2日《中国新闻网》

    (1)材料一中“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是指什么?联合国对此持何种态度?请运用材料二、三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说:“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当时,日本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如何?战争结束后,日本是在哪国扶持下走出危机、成为经济大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日本的两次严重危机都与哪种能源的应用有关?通过日本“目前的危机”,你对这种能源有什么新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的危机不仅是日本在二战后面对的最大危机,也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3月29日,日本首相菅...” 主要考查您对

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原子能的利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日本投降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 原子能的利用
波兹坦会议: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
1.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2.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
3.重申波茨坦公吿,笫八条的《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4.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
5.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
6.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关东军;
3.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展开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的意义:
1.标志着轴心国集团的彻底溃败;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密苏里号签字仪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
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攻克柏林: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两次世界大战数据比较: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2.美国的经济扶植;
3.利用高科技成就发展新兴工业;
4.发展外向型经济;
5.积极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人才;
6.坚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二战后日本发展的原因:
1.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
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4.积极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5.美国在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购以及战后扶植。

日美关系演变:
1.60年代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2.70年代建立政治伙伴关系;
3.90年代建立军事伙伴关系。
日本工业分布图:

原子能:
原子能又称“核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在医疗卫生、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方面。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国际原子能领域的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组织,同时兼管地区原子安全及测量检查,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1954年12月第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成立一个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机构。经过两年筹备,有82个国家参加的规约会议于1956年10月26日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电站: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裂变反应而发电。


核裂变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的危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