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 主要考查您对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百日维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戊戌年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又达到一个狂潮。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突然出兵占领胶州湾,并无理要求租借胶州湾。愚蠢的清廷竟然邀请俄国舰队来到胶州湾,希望以此遏制德国,结果引狼入室,俄军趁机强占了大连、旅顺两港。1898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俄国向清廷要求租借两港二十五年,清廷被迫答应。接着,法国要求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并把魔爪伸向粤桂;英国要求继续九龙半岛的九十九年借约,更无理强行租借日本撤离后的威海卫;日本则向清廷声明:不得割让与台湾相近的福建省(伺机窥视福建);俄国更贪婪地祸及满、蒙、新疆。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1)《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德国公然派出舰队侵占中国山东胶州湾。沙俄租占旅顺大连湾,并将整个东北均置于其魔爪之下。接着,其他列强也纷起效尤,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独占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
(2)《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到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由此也可见维新变法风气在全国各地蓬勃的情况。
戊戌变法:
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运动的高潮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 百日维新 | |
社会背景 |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
领导力量 |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
具体措施 |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
国际环境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
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2、基本内容:
除旧 | 布新 | 作用 | 局限性 | |
政治 |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
经济 |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 |
军事 |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 |
文教 |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