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1787年美国宪法、《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资政新篇》,分析指出它们中具有共同点是
    [     ]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
    B.都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
    D.都反映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本题信息:2011年0103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787年美国宪法、《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资政新篇》,分析指出它们中具有共同点是[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B.都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 主要考查您对

1787年宪法的颁布

《资政新篇》

《人权宣言》的发表

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称帝,《法典》)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1787年宪法的颁布
  • 《资政新篇》
  • 《人权宣言》的发表
  • 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称帝,《法典》)

邦联概念:

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权力极为有限。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国家政体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经济基础 私有制
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专政
政党制度 两党制
议会制度 两院制
原则 三权分立
不同点 国家元首是谁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民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首脑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是谁 总统 首相
政府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总统 议会

地方“自治”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美国在加强中央权利的同时,也在防止这种权利的膨胀,于是宪法规定各州拥有较大权力。州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联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实行分权和制衡。州的行政首脑是州长,州议会实行两院制。


1787年宪法的颁布:

1、理论来源: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立法权)、执行公共决议(行政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讼争权(司法权),则一切都完了。

2、原则:
“分权与制衡”。

3、内容:
①立法权归于国会。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国会拥有宣战权等。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
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4、重要进步意义: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行。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5、局限性:
(1)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2)明确财产性划分标准。

6、进步性: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两党制的雏形:


《资政新篇》:

185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没有私有制的地上天国。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等。
文教和社会风气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方面: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因干涉中国内政。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它其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旱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直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统一政令,以法治国;设立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票箱,公众选官。
经济:学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发明,实行保险事业。
文教:反对迷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3)影响:
进步性:它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良方案。)
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人权宣言》的发表:

1、颁布时间:
1789年。
2、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3、主要内容:
①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天赋人权);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官职和公共职务;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行使国民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4、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法治、财产权。
5、评价:进步性
a、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性质),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b、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c、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局限性: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简介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近代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通过。它在1804年公布时的名称是《法兰西人的民法典》。1807年9月3日法律赋予它《拿破仑法典》(CodeNapoléon)的尊称。该法典有1804年、1807年、1816年3次的官方版本,特别以1816年的王政复古版留传下来。所以我国商务印书馆的译本中保留着"国王"和"王国"字样。别的版本则在"国王"下有"(共和国总统)"字样。


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1)钢铁般的毅力
1804年拿破仑再次修改宪法,宣布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2月2日他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加冕典礼,自称皇帝,为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具有惊人的旺盛精力和广泛的活动才能。他亲临前线,果断行动,和士兵同甘共苦。他连续十几个小时处理文件,决不积压。他在仓促之间口述的内容,非常简洁通顺,充满警句美词,从中就可以了解他知识渊博和智力超凡。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也就是法国历史学家泰纳所说的:“他的毅力远比他的智力更可怕”。他的钢铁般的意志是他在这么短时期里完成这么多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2)“替才能开路”──知人善任
拿破仑在用人方面的气魄是很大的。他重视人才,只要有才能并愿意为他的政权服务,都会录用。同时他也善于容人,对反对过或伤害过他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也能使用。讲究用人所长。
“替人才开道”这是拿破仑的名言。他的用人政策帮助他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使他在国家活动的各个领域都有一批得心应手的执行者。
(3)改造法国的政策
拿破仑对内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保护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 为
实现稳定,拿破仑首先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中央各部部长完全听命于拿破仑;全国88个郡的郡守由他任命,取消了地方自治机构,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拿破仑对当时的民主派力量采取高压政策,剥夺人民民主,同时对王党势力也进行坚决镇压。在经济政策上,为解决财政危机,中央统一管理税收。创立法兰西银行,实行重商主义的政策,增加出口,保护关税。在思想领域中重视发挥宗教的作用,将天主教会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教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得收回革命中已没收的财产。教会人员的薪金、主教的任命、教皇的宗教活动必须经法国政府批准,从而将天主教变成为新政权服务的工具。在军事上,拿破仑继承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广泛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恩格斯称之为“资产阶级出钱,农民当兵”,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兵役制度。小农阶层成为拿破仑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在法制建设上,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为将自己的统治原则法律化,他关心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并且直接敲定了若干条目,1804年3月21日法典正式公布实行。法典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规定动产或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并以具体的条文排除封建法规。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依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拿破仑在短短的几年中,以过人的才能和精力为法国资产阶级赢得了稳定、发展和荣誉,在极大程度上扭转了督政府末期的困境。

拿破仑执政时期的内外政策:

(1)稳定政局  
①对内:打击、镇压、安抚 
②对外:平息第二次反法同盟,获得广泛而短暂的和平 
③作用:稳定局势;有利于成果的巩固和经济发展 
(2)改革措施: 
①宗教:不受罗马教廷干涉;宗教宽容 
②经济:……举办博览会、政府订货、奖励发明、改进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 
③法制建设:颁布《民法典》 
《民法典》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a、《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b、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④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建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等。

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1、建立:1804年 
2、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     
不同于过去的封建波旁王朝,所代表和捍卫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特别符合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 
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1)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 
(2)粉碎第四、五次反法同盟:几乎控制了除英国、俄国外的整个欧洲
(3)远征俄国 
①目的: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②结果:战争失败,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③败因: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④影响: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4)莱比锡大会战(即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被流放厄尔巴岛 
(5)百日王朝  波旁王朝竭力恢复特权,报复革命党人(后人评价:“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也没有忘记”),欧洲各国首脑分配战利品,1815年3月拿破仑回到巴黎,推翻波旁王朝,迅速恢复帝国,史称“百日王朝”。 
(6)兵败滑铁卢 
4、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大于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②主要原因:法国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人民厌战。  大陆封锁政策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两线作战,削弱了进攻的力量. 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③直接原因: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寡不敌众失败


发现相似题
与“1787年美国宪法、《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资政新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