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物理

首页
  • 不定项选择
    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进行过气体原子激发的实验研究。如图甲所示,他们在一只阴极射线管中充了要考查的汞蒸气。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受阴极K和栅极R之间的电压UR加速,电子到达栅极R时,电场力做功eUR。此后电子通过栅极R和阳极A之间的电场减速,减速电压为UA,通过阳极的电流如图乙所示,随着加速电压增大,阳极电流在短时间内也增大。但是到达一个特定的电压值UR后,观察到电流突然减小。在这个电压值上,电子的能量刚好能够激发和它碰撞的汞原子。参加碰撞的电子交出其能量,速度减小,因此到达不了阳极,阳极电流减小,eUR即为基态气体原子的激发能。实验得到汞原子的各能级比基态高以下能量值:4.88 eV,6.68 eV,8.78 eV,10.32 eV(此为汞原子的电离能)。若一个能量为7.97 eV的电子进入汞蒸气后测量它的能量大约是

    [     ]

    A.4.88 eV或7.97 eV
    B.4.88 eV或6.68 eV
    C.2.35 eV或7.97 eV
    D.1.29 eV或3.09 eV或7.97 eV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物理不定项选择难度一般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进行过气体原子激发的实验研究。如图甲所示,他们在一只阴极射线管中充了要考查的汞蒸气。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受阴极K和栅极R之间的电...” 主要考查您对

玻尔的原子理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玻尔的原子理论

玻尔的原子理论:

经典理论的困难 原子的稳定性 电子做加速运动应该辐射电磁波,逐渐减小能量和轨道半径,最终落入原子核,原子是不稳定的,与事实不符
原子光谱的分立性 电子绕核运行辐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运行频率,由于运行轨道的减小,辐射电磁波频率应不断变化而形成连续光谱,这与原子光谱一明线光谱不符(固定的若干种频率)
玻尔理论基础 实验基础 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理论基础 普朗克关于黑体辐射的量子论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波尔理论内容 量子化假设 ①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电子运行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半径的大小符合一定条件的轨道才是可能的。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射
②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能级。原子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基态,其他的状态叫做激发态
频率条件 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Em)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En)时,会放出能量为hv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v=Em一En
对光谱的解释 原子光谱的分立性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稳定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
特征谱线 由于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构,能级各不相同,因此辐射(或吸收)的光子频率也不同,这就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的原因
氢原子光谱线系 玻尔理论不但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巴耳末系,而且对当时已发现的氢光谱的另一线系——帕邢系(在近红外区)也能很好地解释。它是电子从n=4、5、6等能级向n=3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此外,玻尔理论还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氢原子的其他光谱线系,这些线系后来相继被发现,也都跟玻尔理论的预言相符

玻尔的原子理论的成功与局限:

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引入原子领域,提出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但玻尔引入的量子化观点并不完善。在量子力学中,核外电子并没有确定的轨道,玻尔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概率较大的地方。把电子的概率分布用图像表示时,用小黑点的稠密程度代表概率的大小,其结果如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的云雾,称为“电子云


发现相似题
与“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进行过气体原子激发的实验研究。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