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1)如下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单位:cm)
    毛巾 18.30
    棉布 较大 26.83
    木板
    ①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上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②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就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的原因.
    (2)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②实验数据如表,很明显第______次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04 4 0.02
    2 3 0.1 6 0.06
    3 4 0.06 3 0.08
    ③实验中,我们是根据分析测得的数据,才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魔方格

    本题信息: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如下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 主要考查您对

力与运动的关系

杠杆的平衡条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概述:
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与运动的关系:
 条件 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物体所处状态 运动状态
——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不变
合力不为零 相同 速度增大,并且做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相反 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
不一致 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

力与运动的关系释疑:
     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因”,运动状态是“果”,二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状态也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是非平衡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几。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杠杆支点的位置。
(2)分清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作出力的示意图。
(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例: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 2OB。固定D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____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解析:要想得到施加在A点的最小力,就要找到最大力臂,由图可知,最大力臂应是OA,故过A点作们的垂线,方向斜向下即为最小力。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OA=G·OB,代入数值为F×2OB=40N×OB,解方程得F=20N。
答案:20   力F的方向如图


实验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前要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目的是使杠杆的重心落在支点上,从而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当杠杆水平平衡时,O点距悬挂钩码处的距离便是力臂,而且可用杠杆上的“格数”代替力臂大小。

例: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
(2)实验中,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解析:(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地测量力臂。调节方法是将平衡螺母向杠杆偏高的一端调,即哪端轻向哪端调。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用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每个力都会给杠杆转动带来影响,给探究过程带来麻烦。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所以l1=2(格)。

答案:(1)右方便地测量力臂(2)D(3)2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最小力的方法:
    由公式可知,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当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要求最小动力,必须先画出最大动力臂。
1.寻找最大动力臂的方法
(1)当动力作用点确定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即为最大动力臂;
(2)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2.作最小动力的方法
(1)找到最大动力臂后,过作用点作动力臂的垂线;
(2)根据实际,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



发现相似题
与“(1)如下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