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表述有误的是

    图一 “开天辟地”(油画)

    图二 “中共七大”(照片)

    [     ]

    A.图一体现的主题是“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B.图二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C.图二比图一更具有史料价值
    D.图一到图二,中国相继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本题信息:2011年0110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表述有误的是图一 “开天辟地”(油画)图二 “中共七大”(照片)[ ]A.图一体现的主题是“星星之火、力挽狂澜”B.图二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 主要考查您对

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共七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共七大)

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1、五四运动到中共创建时期(1919—1921年):
1919年7月,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毛泽东为创刊号撰写创刊宣言及长短文二十余篇。
1920年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毛泽东参加中共“一大”,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2、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思想:提出主张: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3、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1)著作: 1928年《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通过苏俄传入中国。
(2)国内环境: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说明,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3)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阶级基础:近代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领导阶级。
(5)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发展。
(6)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包括: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建设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

1、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1945年春。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国民革命时期: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
(2)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时期: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943年王稼祥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认为: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4、毛泽东个人的不懈探索为这个集体智慧作出了突出贡献。


发现相似题
与“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表述有误的是图一 “开天辟地”(油画)图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