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年)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的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的2/3。唐后期(757——907年)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
    ——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一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
    ——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年)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 主要考查您对

辽、宋、夏的和战

金和南宋的对峙

农业灌溉:都江堰、白渠、筒车等

经济重心的南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辽、宋、夏的和战
  • 金和南宋的对峙
  • 农业灌溉:都江堰、白渠、筒车等
  • 经济重心的南移

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

1、社会进程相同。  
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
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3、采取的措施相同。
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
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
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
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评价宋辽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

1、这二次和议的根本原因是北宋政权的政治腐败,皇帝苟且偷安,即使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也屈辱求和,使得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主战派受压。
2、尽管宋朝政府是以屈辱代价换来了和平局面,人民负担加重,国家财政更加困难,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和议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它客观上结束了辽宋、夏宋间的战争,使彼此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为各方面经济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因此,从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和利益上看,和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应予肯定。


宋辽战争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宋对辽的战争,目的是“夺取幽云十六州”,因为,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在916年,947年其子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这之前,契丹政权就已从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而北宋建立于960年,时间要比辽国晚。因此说明,宋对辽的用兵是为了夺取幽云等州。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宋军遭到失败。之后宋由积极进攻转为消极防御,即“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和镇压,这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腐朽和虚弱。
3、第二阶段:辽攻打宋是为了南下掠夺财富。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打败北宋,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夏宋战争:

元昊称帝以后,不断向宋进攻。到1004年,宋夏达成和议。这期间夏宋主要战役有四次:   
1039年(宋仁宗宝元二年),西夏攻保安军,巡检指挥使狄青击败之。   
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西夏攻延州,大败宋兵,宋将刘平、石元孙均被俘。宋派范仲淹主持对西夏战事。西夏进攻三川寨,宋将杨保吉战死。宋军攻白豹城,小胜。   
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宋军攻夏,大败于好水川,大将任福等战死。夏军攻占宋丰州。   
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夏攻宋,与宋军在定川寨大战。宋军大败,宋将葛怀敏、曹英等16人战死,损失军士9000多人,马600匹。

澶渊之盟:

1、经过: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因北宋政府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各城孤军奋战,于是契丹乘虚而入,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附近,逼近都城东京。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力劝宋真宗亲征宋真宗到达澶州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射死了辽大将。辽方担心不能取胜,于是提出议和要求,正中宋真宗下怀。1005年,双方订立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2、条件:一是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地是辽撤兵;三是双方立为兄弟国,各守边界。
3、评价:既要看到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更要看到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这样评价,才全面客观。

西夏的政治制度:

元昊模仿唐宋制度,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司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和监察;
地方设立州郡。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官吏;仿造汉文创造西夏文字(“蕃书”)。
结论:西夏统治者一方面在努力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创造本民族的文化。

宋夏和战:

1、宋夏战争的原因:
元昊称帝以后,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宋朝当然不能接受原来称臣的党项和自己“并建大位”。宋仁宗拒绝了元昊称帝的要求,削去他的官爵,又关闭榷场,禁止互市,双方矛盾因此而激化。从1040年开始,元昊不断发动对宋的战争。
2、宋夏议和原因:
多数战役是以宋朝的失败而告终,每次战役宋军被俘或死亡的都在万人以上。西夏虽然不断取得胜利,但伤亡也不小,又得不到实际的胜利果实。战争不仅耗费了大量军费,又失去了宋朝每年给予的岁币,造成财力不足;西夏境内又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物资缺乏;过去依照和约,通过互市取得的物资中断,西夏人民迫切需要的茶和布匹都很缺乏,因此西夏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互市贸易。
3、宋夏议和的影响:
宋与西夏的和约是北宋在精神上胜利了,西夏却获得了实惠。在以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宋夏人民和睦相处,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北边疆地区的开发。


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

 

辽宋关系:


党项族的起源和社会生活:

党项是我国西北民族羌族的一支,故又称党项羌。南北朝以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三省边境一带。党项族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过着“衣皮毛、食牲畜”、“不事稼穑,土无五谷”的游牧生活,他们“逐水草而居,但候草木以计时岁”。
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令赋税,也没有文字。唐玄宗时期,吐蕃强大,党项族在吐蕃的侵逼下,逐渐向今甘肃、宁夏、陕西西北一带迁徙,开始与汉族有了较频繁的接触,加速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向奴隶社会阶段过渡。唐末,党项羌已发展成为一个足以与中原地区相抗衡的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割据政权。
五代时中原多故,王命不及,党项夏州政权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不断进取,经继迁(元昊祖父)、德明(元昊父亲)两代苦心经营,其势力进一步加强,疆域得以拓展,至元昊时期,党项政权已发展成为一支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完全可以与北宋、辽鼎足的割据势力。


女真族的兴起:

女真族就是原来唐朝时期的黑水靺鞨,最初受契丹剥削压迫。契丹统治者向他们勒索黄金、人参、貂皮、海东青(一种捕捉天鹅的鸟)等名贵的特产,如若不然就进行血腥镇压。
11世纪中期(北宋中后期),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以后,女真族的势力日益发展。到12世纪初,趁辽天祚帝统治时期,契丹统治集团正处于内外交困、分崩离析的时机起兵抗辽。

女真抗辽:

1、目的:
为了解除民族压迫,1114年,女真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抗辽,取得初步胜利。还俘获了大量契丹的马匹财物。
2、战争的性质:
因为契丹统治者的残暴行径激起了女真族的抗辽斗争,所以女真抗辽是正义的。
3、影响:
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阿骨打连打胜仗。这些胜仗使辽和女真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阿骨打的威望大大提高。这些都为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金朝建立:

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称帝。
《金史》上记载:(金太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从金的名称来历的主要理由,说明金与辽的对立。


猛安谋克制:

1、目的:
金政权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
2、内容:
猛安是千夫长,谋克是百夫长。300户为谋克,10谋克为猛安。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这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3、演变:
氏族部落组织→军事组织→地方行政组织
4、性质:
女真族在建立政权之前,还处于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猛安谋克制从氏族部落组织到军事组织再发展为地方行政组织。其性质是兵农合一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5、作用:
推进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猛安谋克制管辖下的男子,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应征出战,可以节省开支。能保证有较强的战斗力。总之,猛安谋克制在推动女真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那么也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个民族的发展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他们对开发祖国的边疆地区也做出了贡献。

金灭辽的战争:

(一)背景:
1、阿骨打建国以后,国力迅速增强。
2、那时的辽政权由于政治腐朽,剥削苛重,各族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3、阿骨打屡次兴兵攻辽,削弱了辽的力量。
1123年,阿骨打病逝,弟弟继位,称为金太宗。金太宗继续对辽发动猛烈进攻。而且北宋还与金联合夹击辽。1125年,辽天祚帝被金军俘虏,辽朝灭亡。
(二)性质:
我们可以把金对辽的战争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抗击辽的压迫;第二阶段是金灭辽。
第一阶段,金对辽的战争是正义的。为了反抗辽统治集团的剥削和压迫;
第二阶段金对辽的战争性质就发生变化了。金屡败辽军,辽统治者已经无力对金进行奴役和掠夺,金军还继续进攻,其目的在于民族掠夺和民族征服,第二阶段的战争就成为非正义的了。
注意民族之间战争的性质可以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绝对不能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
(三)影响:
1、金朝的力量更增强了,为他们灭北宋打下了基础。
2、金灭辽后,女真族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被压迫民族变为东北和华北广大地区的统治者。
3、为了掠夺财富,女真贵族发动了对北宋的掠夺战争。  

辽迅速败亡的原因:

1、内因看,是辽统治者的腐败,这也是辽失败的主要原因;
2、从外因看,是金朝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
3、是宋金的联合夹击。

北宋迅速灭亡原因:

1、北宋统治集团腐败是北宋灭亡的内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从北宋中期开始,社会已经出现了政治危机、财政危机等。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腐败的政治局面越来越严重。当北宋联金灭辽时,宋王朝的腐败已暴露无遗,这又给金攻宋提供了有利时机。
2、金军的强大,是北宋灭亡的外部原因,也是客观原因。
3、北宋王朝内部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最终结果是主战派的领袖李纲被赶出朝廷,这是北宋失败的直接原因。

岳飞抗金能够取得胜利原因:

1、根本原因:因为岳飞抗金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因为金军南下只是为了抢掠财物和人口,因此岳飞抗金是为了反抗女真贵族的劫掠和压迫,所以是正义的。
2、再加上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所以赢得了胜利。
3、岳飞采取“连结河朔”义军的正确方针。
4、其他抗金队伍对金的斗争,支援和配合了岳飞的抗金。

评价南宋与金的关系:

宋金战争是由女真贵族集团直接挑起的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女真贵族是最大的受益者,以汉族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至于广大的女真族人民,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只是沉重的负担。两宋时期宋金战争虽然一度频繁,但从整体来看,战争是短暂的,友好相处才是长期的。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靖康之变:

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金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于是大举进攻北宋。宋徽宗惊慌失措,连忙把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第二年改年号为靖康。“靖康之变”就是指钦宗统治时,政局的变故。在岳飞的著名《满江红》一词中称之为“靖康耻”。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围攻汴京(开封)。宋以金银、绢帛、牛马等物和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为“抵押”,还许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等条件,才使金军退兵。八月,金兵分两路再次进攻北宋,完颜宗望的军队第二次包围汴京,并攻入京城,钦宗请降。当时的北宋朝廷,实际上已经完全被金朝所控制。次年四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人,北宋灭亡。这就是靖康之变。金军撤离时,还扶植一个“大楚”傀儡政权,以张邦昌为“楚帝”。金兵北撤后,张邦昌失去依靠,投奔赵构(宋高宗),被杀。在位仅32天即告覆亡。

宋金绍兴和议:   

绍兴十一年(1141)十二月,在投降派秦桧主持下,南宋同金订立和议,内容要点如下:  
(1)高宗向金称臣,金皇帝册立宋高宗为皇帝。   
(2)宋每年对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3)宋金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中间的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以北归金,以南归宋。   
(4)金送回宋徽宗的灵和高宗母亲韦氏。   
由于这个屈辱的和约是绍兴十一年订立的,历史上称为“绍兴和议”。此后,宋金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郑国渠:

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白渠:

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

龙首渠:

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建于西汉武帝年间。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

高转筒车:

是筒车的一种。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外形如龙骨车,其运水部件如井车,其上、下都有木架,各装一个木轮,轮径约四尺(明代一尺约合0.32公尺)轮缘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做出凹槽,更显凹凸不平,以加大轮缘与竹筒的摩擦力。

关中井渠法:

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


农业灌溉的历史发展:

时期 工程或工具
战国 都江堰
汉朝 漕运、白渠、龙首渠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水利灌溉: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
2、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淮河流域,但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与之接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3、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⑶南宋时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完成南移。明清时期,江南经济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工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发展潜力巨大;
3|、政府政策鼓励,重视水利兴修;
4、南方自然条件好,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5、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宋等朝代)。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1、社会稳定与否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往往是伴随北方的战乱对经济的破坏,而南方相对稳定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北民在南迁的过程中,不仅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经验带到南方,客观上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3、执政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历史上,无论是东晋南朝时期,还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统治者一方面大规模兴修水利,另一方面都实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政策。使广大农民赋轻役稀,极大提高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经济重心南移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是否稳定、统治者是否重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