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2)。

    图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分)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分)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 主要考查您对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热力环流
  • 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

 



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

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下图所示:

山谷风:

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示:

在热力环流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2)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3)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略不计。


 三种作用力的概念、影响与画法:

作用力

概念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画法

水平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促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大气水平运动三种作用力对比分: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