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 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作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材料三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早期的民主思想有何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
    些?(4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5分)
    (3)上述中国探索民主的实践说明了什么?(1分)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 传播“民主”,最初...” 主要考查您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