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近代世界史中,英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任然留在贵族手中并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利,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此类斗争最终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近代世界史中,英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 主要考查您对

英国的议会改革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圈地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英国的议会改革
  •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圈地运动)

英国的议会改革: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坡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法律对候选人有高额财产资格限定。14时有一此“衰败选区”,历经变迁,已经没有居民或只有很少的居民,但仍有议员名额,议员比例设置很不合理。19世纪以来,英国先后进行了几次重大的议会改革,选举权不断扩大。


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议会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强烈要求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人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

1867年议会改革:

1832年改革后,工人阶级展开了争取选举权的宪章运动,但遭到失败。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7年,面对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二次选举改革法案。这次改革使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议会改革: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国内经济繁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英国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大大提高了人口素质。工人获得选举权,给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更大的动力。议会中的两党为争取选票,竟相进行改革。1884年保守党领袖格菜斯顿提出了一个议会改革法案,据此英国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这次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代议制民主在关国取得厂长足的进展。
20世纪妇女选举权的获得:一战中妇女参与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议会考虑给子妇女选举权。918年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1928年,妇女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降到21岁,与男性相同。


工业革命后代议制的发展(19世纪早期):

(1)背景:
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权力,对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不满;
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和英国群众斗争高涨。
(2)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
①选举权扩大;
②主要得益者:工业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时代代议制新的发展趋势(19世纪末):

新趋势:
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表现:
①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
②控制部分立法权
③篡夺议会的财政权
④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

英国1832年议会制改革原因:

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工商业大城市兴起,人口重心转移到城市;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但旧的选举制度阻碍他们进入国会执掌政权;
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的民主运动迅速发展,组织政治团体,提出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采取和平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改革实现。

英国1832年议会制改革主要内容:

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席;降低选民财产资本。

英国1832年议会制改革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革,自由贸易政策代替了保护主义,从而促进了英国经济更大的发展。


英国议会、内阁和首相的关系:



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行业之中进行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棉纺织品较便宜,市场需求量较大

工业革命概况:

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
①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②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骡机、水力织布机
③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
④交通运输——汽船(美富尔顿)、蒸气机车(英史蒂芬孙)

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  


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王室、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大量土地被拍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落入富有的资产阶级手中。此后,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通过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法令,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地主夺得土地以后,或是把土地租给资本主义农场主经营,或是自己进行资本主义经营。所谓资本主义经营,也就是农场或牧场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为了在市场上销售,即商业性农业或商业性牧业。于是,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业资本家。他们雇用工人,利用大农场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改进耕作制度,用四圃轮作制代替休耕制,对土地实行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量;
同时,牛羊由放牧改为圈栏饲养,改进牲畜品种。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出口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粮食。如一位名叫威斯康特的英国人在自己的农场上采用轮耕法,把每英亩小麦产量从10蒲式耳(1英式蒲式耳等于36.37升)提高到24蒲式耳。又如罗伯特·贝克威尔采用科学饲养方法,1710~1795年间,使初生牛犊的体重平均从50磅增加到148磅,菜牛从370磅提高到800磅。据统计,1700~1750年,英国小麦和面粉的出口增加了近一倍。
(2)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离乡背井,到处颠沛流离,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6页)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中,农民家庭自己进行手工业生产,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生活资料,现在农业由农业资本家雇用农业工人生产,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就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发现相似题
与“近代世界史中,英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