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四年级语文

首页
  • 填空题
    请给下列诗句标出朗读符号。(停顿“/”;重音“”;升降调“/”或“\”)
    敦煌壁画,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
    石桥古塔,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
    本题信息:2010年同步题语文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荷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请给下列诗句标出朗读符号。(停顿“/”;重音“”;升降调“/”或“\”)敦煌壁画,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石桥古塔,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 主要考查您对

标点符号

重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标点符号
  • 重音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标点符号及用法:

名称

标点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

问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
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感叹号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  啊,那么光明的世界!
用于感叹句或者祈使句。 你给我滚出去!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冒号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老师说:“汤姆是一个好孩子。”
 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西红柿……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
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教委主任亲自撰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省略号

……

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顿号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铅笔盒里有铅笔、尺子、橡皮和圆规。

引号

“” ‘’

  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呀!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
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

破折号

——

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000年6月1日。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标点符号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11月29日,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重音:
是一种语音现象,指在多音节单词中将某个音节读的特别明显,音调较高,音量较大,读的时间较长。
相对的其他的音节就弱、短。单音节单词没有重音。
一句话中需要重读的音节,一般是需要强调的部分。
如:我知道你唱歌很好听。强调“知道”,意思是你不要骗我,我知道。
重音特征:
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造。
朗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音的过程。朗读时必须注意“表情达意”,必须读得“活”,即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以便从有声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出原作的基本精神,表达出原作的独特风貌。
它不仅表现朗读者运用普通话朗读的准确性,同时也是朗读者对作品理解的检验。在这其中重音的准确把握,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重音是指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也就是指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在朗读中需要着意强调的词或词组。它解决的是朗读中语句内部各词或词组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
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中,“重音”这种技巧它可以使语句的目的更加突出,使逻辑关系更加严密,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重音一般包括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
即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将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或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
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
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可分为谓语重读、定语重读、状语重读等。
① 一般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应稍重些。
② 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应该重读。
③ 定语、状语、补语比中心词要稍重些。
④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一般要稍重些。
⑤ 列举事物时并列的词语要稍重些。
⑥ 比喻句中的喻体要稍重些。
⑦ 人名、地名的最后一个字,轻声音节前面的字音要重些。
  
2.逻辑重音(感情重音或语意重音):
即是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感情或句意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
例如:我喝一杯水。简单的五个字任意重读其一,都会形成不同的语意。
逻辑重音可以使朗读的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逻辑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地方。
在以下情况适合用逻辑重音处理。
① 肯定性的词语。
② 作品中数量词要读得清楚明亮。
③ 要强调的字词前后加以停顿,可表现浓重的感情色彩。
④ 表明否定或判定的词语前加停顿。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朗读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
朗读是把书面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有感情朗读是朗读者在思想感情支配下的规范说话。好的朗读应该是在理解作品后披情入境,加上一定朗读技巧的处理,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的。
一、感情积淀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理解的过程。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没有理解就没有感受。理解是基础,是关键,是调动学生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有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才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理解包括个人的文学涵养,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心理状态等,但存在年龄认知的差异。
狭义理解是对作品的层次划分,主次把握,中心提炼,背景了解,目的和基调的确定。中年级学生的文学修养还不算高,在朗读前老师要通过背景的介绍、故事的插入、媒体的运用、语言的品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感知于文外,收之于文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调动学生朗读前的情绪,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将朗读进入情境,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透过关键词句感悟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地自我阅读的时间,“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在“有感情”的要求上不能太高。只要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感受,就应该给予鼓励或肯定,不必固定标准答案。加上创设适宜情境,理解感受作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积淀感情。

二、方法引领
好的朗读除了朴素的情感和良好的读书欲望外,还要有专门的技巧引领,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理解感受是朗读语言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是内在动因;技巧是朗读语言表达的必须与必备,是为情感而服务的。朗读者对作品的深刻感受要通过一定的声音技巧才能表达出来,及之于听众。
1、停连。朗读中所说的停连是停顿和连接,文字中没有标点符号,需要休止、停顿的地方叫停顿;文章中有标点符号而不需要休止、停顿的地方叫连接。
标点符号仅是一种书写符号,哪些地方该停连是完全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掌握。
2、重音。朗读时,对那些重要的词或词组,要着重加以强调,以便突出、明晰地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思想感情。重音是强调,不一定是重读。重音的使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突出语句目的的中心词;体现逻辑关系的对应词;点染感情色彩的关键词。需要强调的词,如果仅一味地重读听起来就会显得非常生硬。可以通过停顿、延长声音等方式突出强调重音,听起来自然、舒服些。
3、语气。语调指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主要有: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语气是指语言文字具体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指一句话的感情的具体的变化。语气的色彩,主要指语句所包含的喜怒哀乐、亲惧爱憎等态度和情感。
4、节奏。是思想感情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节奏的基本转换形式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停先连,欲连先停;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快先慢,欲慢先快。让朗读富有音乐之美。

三、融为一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中年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各有差异,所以学生的朗读也各不相同。朗读好的前提是理解和感受,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而只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对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反之,没有基本的朗读技巧,只有深刻的感受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有的学生能通过声音很好地表达作品,但对作品没有过多的理解;有的学生理解了作品,但是无法通过语言很好地表达出。实际上,达到一定水平的朗读是看不出技巧的,是自然不露痕迹的。情到深处无技巧。
如何把技巧与文本内容及情感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1.理解作品,把握基调。定下作品基调,了解背景,就为“感情朗读”定了基调。
2.品词析句,巧抓关键。发现文章的眼睛,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渗透技巧。
3.发挥想象,再现情境。
4.示范朗读,引明方向。在感受意境之美的同时,培养朗读的兴趣,在有感情的诵读中悟情、生情、入境。朗读指导“虚”“实”并用。
发现相似题
与“请给下列诗句标出朗读符号。(停顿“/”;重音“”;升降调“/”...”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