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冯桂芬、郑观应等就先后抨击科举之弊。戊戌变法中废八股被列为维新措施之一。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此后,张之洞等大臣也指出“科学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而“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材料二:21世纪初年我国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前所未有地多。“中国的未来在教育”,所有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正在孕育着的巨大能量。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连续出台—爷孙可能共圆大学梦;高校除了给毕业证还可给结婚证;雅思、爱普等新面孔冲散了中国的“铁托派”;“克莱登”文凭不再好用;沿用几十年的统一教材也将成为历史……教育改变人的命运,而教育制度改革让更多人的命运因此得到改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和张之洞对科举制的看法如何?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科学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哪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介绍了我国目前教育的改革现状,其中对高考制度改革进行了介绍。你认为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还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吗?请你试着说一说自己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冯桂芬、郑观应等就先后抨击科举之弊。戊戌变法中废八股被列为维新措施之一。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主要考查您对

新式教育的开端(废除科举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新式教育的开端(废除科举制)
《奏定学堂章程》: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新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并经法令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此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按照日本的教育模式,将整个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是清末民初新式教育体制的主要依据,在中国近代教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的评价:

《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进步性。但是,它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订的,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如经的课时最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仍然是立足于做官,这是它的局限性。


由科举制产生及发展历程理解科举制被废除的必然性:
科举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与管理制度,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标志和骄傲。它形成于隋朝,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并趋于完善,成为中国政治管理与教育体制成熟的表现。明清时期,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也达到顶峰,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近代以来,随着新思潮和西学的兴起,逐渐出现了新式学堂和新的教育教学内容,新式学堂中近代化内容不断加强,使科举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式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教育模式的严重弊病便成为了社会关注度焦点之一。科举制度以读书做官或求取功名为主要目的,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统治阶级也越来越感到难以选拔到合适的人才,特别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开展后,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式的变化都要求考试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清政府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最终于1905年被迫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