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五年级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教室的地面长12米,宽5米,用底是20分米,高是15分米的平行四边形地砖铺地。
    (1)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5元,铺完这个地面要用多少元钱?
    本题信息:2010年同步题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杨宁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教室的地面长12米,宽5米,用底是20分米,高是15分米的平行四边形地砖铺地。(1)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2)如果每块地砖5元,铺完这个地面要用多少元钱?” 主要考查您对

长方形的面积

整数的乘除混合计算及应用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长方形的面积
  • 整数的乘除混合计算及应用
  •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S=ab。
学习目标:
理解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
方法点拨:
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整数乘除混合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方法点拨:
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