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反映出的地区可能是
    [     ]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
    2、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     ]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曲线反映出的地区可能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C.亚马...” 主要考查您对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一般以人口密度为衡量指标。
人口密度是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

1、亚洲东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亚洲南部;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3、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
4、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

人口分布稀疏的地方:

1、北美洲、亚洲:高山和寒冷地区
2、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
3、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湿热地带
4、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极度寒冷)

基本规律:东多西少;平原多,山地、高原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发现相似题
与“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曲...”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