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材料二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材料三 我们看,《人权宣言》的发表形成了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这并非偶然,起草宣言的委员会承认,“这一崇高的思想”产生于美洲。在北美洲确立起自由的那些事件,我们已进行合作;北美洲向我们表明了我们应将对于自身的保护建立在什么原则的基础上。
    ——以上材料均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及其涉及的相关“和谐社会”主题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孙洁红(高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 主要考查您对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法国《人权宣言》

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政治体制

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 《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 法国《人权宣言》
  • 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 美国的政治体制
  • 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三权分立:

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天赋人权:

自然权利源于拉丁文jusnafural,中文习惯译为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自然权利源自于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文艺复兴以来,成为西方法律与政治思想的重要议题。


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代表作: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②思想主张: 
A.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C.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①代表作:
《论法的精神》 
②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③影响:
孟德斯鸠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
①代表作:
《社会契约论》 
③思想主张:
A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伏尔泰:

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的领袖人物。他一生写出大量的著作,通过科学论文、艺术作品及小册子无情地揭露法国社会的黑暗面。他对天主教会作了大胆的攻击。在他看来天主教是“迷信的恶魔和狂狺的九头蛇”,罗马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他认为教会造成了社会的无知和黑暗,号召为科学和进步而奋斗。伏尔泰虽以反对天主教为己任,但他又没有完全摆脱神权思想的影响,仍主张信仰上帝,保留宗教。他有一句名言,即“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要捏造出一个来”。因为他认为宗教可以维系人心,有助于巩固社会秩序。为了批判当时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在他看来,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他所强调的平等是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不是社会生活上的平等。伏尔泰也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实行“开明专制”,认为“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但又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受到了伏尔泰的影响,自称是伏尔泰的朋友和庇护者。伏尔泰在他的早期成功剧作《布鲁杜尔》《采儿》中,讽刺了封建专制,颂扬了民主制度。1734年他写了惊世之作《哲学通讯》(或称《英国通讯》),其中斥责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颂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本书很快被列为禁书。1764年编辑了文章汇集《哲学辞典》一书,书中涉及的领域不仅有哲学,还有自然科学、历史等,显示了他是一个多才的思想家。他以犀利的笔锋、辛辣的语言,大胆揭露法国社会旧制度的一切弊端,并且向愚昧和无知宣战,这在当时的确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孟德斯鸠:

出身于贵族家庭,曾任波尔多法院院长。在对英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了洛克学说的基础上,他得出了结论:法国应走英国的道路。1748年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经过长达27年的辛勤劳动终于问世了。这部书中表达了批判法国旧政权的立场,又充实和发展了洛克分权的思想。他主张实行三权分立,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属三个不同的机构;并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分权学说的目的,是使国家机器内部权力均衡,互相制约。它既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又为实现资产阶级争取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提出了可行又可靠的保证,为资产阶级以法制对抗封建专制指出了道路,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三权分立原则锋芒直指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进步意义。

卢梭:

祖籍法国,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工人家庭。幼年的不幸生活遭遇及同下层人民的不断接触,使他成为最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1762年卢梭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他主张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他提倡当统治者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这一主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他认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卢梭提出人人享有主权——社会中的最高权力,因而将人权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在人民主权之上,决不允许再设一个指挥者,官吏、政府、政体都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决定,从而名正言顺地阐明了革命权利说,说明了推翻法国封建专制政府、反抗压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在法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学说的观点,直接论述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财产的私有制,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这表现了他的小资产阶级观点。《社会契约论》是他的学说的核心。



《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1、平等与自然权利: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是上帝所赋予的、与生俱有的,因此是不可剥夺或转让的。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 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主权在民: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
3、人民革命权利:指出如 果政府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侵犯了人民的自然权利,人民为了保障这种权利,就有权起来革命以改变或推翻它。

《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独立宣言》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宣言的最后一部分庄严宣告独立。
2)民主思想:
(1)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
(2)主权在民思想;
(3)人民革命权利思想。
3)意义:它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宣布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4)局限性;它提出的民权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的民权,穷苦人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人没有民权。


《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人权宣言》:

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比较:

这三个文件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相关,是反映资产阶级愿望的法律文件。
1、通过限制王权、控制议会来掌握政权,以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
2、
都颁布于资产阶级革命前期;
都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则;
鼓舞了革命力量,坚定了革命者的胜利信心,指出了革命的发展方向;
3、
①资产阶级重视法制建设,倡导通过法律手段来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②正确的革命纲领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权宣言》:

1、颁布时间:
1789年。
2、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3、主要内容:
①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天赋人权);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官职和公共职务;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行使国民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4、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法治、财产权。
5、评价:进步性
a、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性质),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b、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c、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局限性: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权利法案》的颁布 :

1、《权利法案》的条件 :
  (1)英国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的特点。
  (2)1688年,英国议会中的政治反对派联合发动了著名的“光荣革命”。
  (3)1689年议会通过英王签署《权利法案》既是矛盾的体现又是妥协的结果 
2、《权利法案》的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3、主要内容:
(1)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   
(2)议会下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他们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3)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4)不得找任何借口随意征税,和平时期不得    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等等。  
4、意义:  
(1)《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史上重要的文献,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一方面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另一方面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都铎王朝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统治。这样,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 
(2)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美国的政治体制:

1、美国1787年宪法的组成:
(1)序言:阐述了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2)正文:共7条,分别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并对其他问题进行了规定。
2、主要内容:
(1)确立代议共和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2)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3)确立了联邦制:对联邦和州的权利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
3、评价:
(1)历史意义:
①建立起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问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③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2)局限性:
①在奴隶制问题上,宪法间接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
②虽然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

1、背景: 
⑴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⑵第二帝国覆灭后,在法国到底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问题上,在新选出的国民议会内展开了激烈斗争; 
⑶共和派的力量不断加强,君主派因内讧力量削弱;
⑷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 
2、过程: 
⑴制定宪法:1875年宪法、(法律依据)
①内容: 
A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B立法权方面采取了两院制, (包括参议院与众议院),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实行间接选举。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参议院的主要作用是成为众议院和行政权的制衡力量。参议院与众议院共同行使立法权。) 
C行政权归于总统和部长行使。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出,除叛国罪之外,议会不得强迫总统辞职,总统在政治上不对任何人负责。总统负责法律的执行,并拥有为此目的颁布法令的权力。拥有统率军队,总统还可以任命一切文职及军事官员以及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部长由总统进行任免。同时设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部长会议,由总统主持。 
D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政党领袖担任,由总理组织内阁。 
②意义: 
A共和派掌握实权,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B确认在法国实行共和制,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君主派的复辟活动。 
C 为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D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E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 
⑵ 最终确立:
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议会两院、内阁及总统职位已经全部为共和派掌握,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3、影响:
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1、历史因素: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封建旧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疯狂反扑。 
2、外来干涉:法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之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于是他们组织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3、革命方式: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欧美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革命的深刻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 
4、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许多政治派别,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也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度的困难。


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过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了体现摧毁君主专制要求的《人权宣言》,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分裂及其政权的软弱,1799年被拿破仑推翻并建立独裁统治的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巴黎发生起义,推翻“七月王朝”,再次建立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不久,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利益的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的支持,攫取了政权,逐步建立独裁统治,并于1852年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共和制的道路再次出现曲折与反复。1870年的普法战争,法国大败,法国人民又一次推翻帝制,第三次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接着,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确认实行共和政体,并通过选举,彻底击败复辟势力。1879年,共和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识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