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某社区要调查社区居民双休日的学习状况,采用下列调查方式:

    魔方格

    ①从一幢高层住宅楼中选取200名居民;
    ②从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200名居民;
    ③选取社区内200名在校学生.
    (1)上述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
    (2)将最合理的调查方式得到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1)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在这个调查中,200名居民双休日在家学习的有______人;
    (3)请估计该社区2 000名居民双休日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
    本题信息:2006年大连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某社区要调查社区居民双休日的学习状况,采用下列调查方式:①从一幢高层住宅楼中选取200名居民;②从不同住宅楼中随机选取200名居民;③选取社区内200名在校学...” 主要考查您对

平均数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频数与频率

扇形图

用样本估算总体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平均数
  •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 频数与频率
  • 扇形图
  • 用样本估算总体
平均数:
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
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
平均数的分类:
(1)算术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那么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点的权分别为,那么称为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3)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
(4)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统计学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关系:
联系: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来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它们各有特点。对于平均数大家比较熟悉,中位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情况。
        平均数非常明显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够利用所有数据的特征,而且比较好算。另外,在数学上,平均数是使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统计量,也就是说利用平均数代表数据,可以使二次损失最小。因此,平均数在数学中是一个常用的统计量。但是平均数也有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单位里,如果经理和副经理工资特别高,就会使得这个单位所有成员工资的平均水平也表现得很高,但事实上,除去经理和副经理之外,剩余所有人的平均工资并不是很高。这时,中位数和众数可能是刻画这个单位所有人员工资平均水平更合理的统计量。
        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统计量的特点都是能够避免极端数据,但缺点是没有完全利用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信息。
        由于各个统计量有各自的特征,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当然,出现极端数据不一定用中位数,一般,统计上有一个方法,就要认为这个数据不是来源于这个总体的,因而把这个数据去掉。比如大家熟悉的跳水比赛评分,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呢,就认为这两个分不是来源于这个总体,不能代表裁判的鉴赏力。于是去掉以后再求剩下数据的平均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处理的数据,大部分是对称的数据,数据符合或者近似符合正态分布。这时候,均值(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一样的。

区别:
        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所以说,如果是正态的话,用哪个统计量都行。如果偏态的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可以用中位数。
         除了需要刻画平均水平的统计量,统计中还有刻画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比如,平均数同样是5,它所代表的数据可能是1、3、5、7、9,可能是4、4.5、5、5.5、6。也就是说5所代表的不同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呢?很自然的想法就是用最大值减最小值,即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数学中还有方差、标准差等许多用来刻画数据特征的统计量。当然这些都是教师感兴趣、值得了解的内容,不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


平均数的求法:
(1)公式法:
(2)加权平均数公式: 。

全面调查:
就是对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逐个调查。这种方法所得资料较为全面可靠,但调查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且调查时间较长,不适合一般企业的要求。全面调查只在产品销售范围很窄或用户很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对品种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的产品,就不适用全面调查,而可以采用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是从需要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即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的情况推断总体的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可以把调查对象集中在少数样本上,并获得与全面调查相近的结果。这是一种较经济的调查方法,因而被广泛采用。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

调查好处与特点:
1.全面调查:对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逐个调查。
好处:所得资料较为全面可靠。
特点:调查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且调查时间较长,全面调查只在样本很少的情况下适合采用。

2.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好处: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少,大量节约调查时间。
特点:
1、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
2、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
3、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适合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采用。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关系: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划分的调查方式。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加以调查,通过基层单位按照一定的报表填报要求进行逐一登记、逐级上报、层层汇总,最后取得调查结果的一种调查方式,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抽样推断虽然会有抽样误差(不包括登记误差和系统性误差),但只要严格遵守随机原则,所选的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相同,或者两者分布一致,就可以运用数学公式计算抽样误差。随机抽样产生的误差,只要确定其具体的数量界限,可以通过抽样程序设计加以控制。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是有可靠的科学依据的。

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查和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时宜采用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优点:
一是由于只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工作量小,所以比全面调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比较经济;
二是可以及时取得调查资料,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三是数据质量有保证,由于抽样调查一般是自上而下组织调查,直接派员深入实际抽取样本并推断总体,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只要取样、推断方法科学,均有利于提高数据的质量;
第四,调查方法灵活,如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的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电话调查等,适应面广,特别适于对点多面广的总体作调查。
频数: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为频率。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分量。

频数
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xmin=0.03,最大的测量值xmax=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频率
如在31415926535897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3,出现的频率是3/18=16.7%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定义
用圆的面积代表事物总体,以扇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的比值表示个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数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作用:
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与比例。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
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
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扇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圆柱形的。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并计算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数;
(2)根据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计算出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取适当半径作圆,按圆心角将圆分成几个扇形;
(4)对应标上各部分名称及占总体的百分数。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两个手段: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需要从总体中抽取一个质量较高的样本,才能不会产生较大的估计偏差,且样本的容量越大,估计的结果也就越精确。
发现相似题
与“某社区要调查社区居民双休日的学习状况,采用下列调查方式: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