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④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 主要考查您对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的出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 “贞观之治”的出现

匈奴的兴起:

1、社会状况(生产生活):
生活于蒙古高原,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狩猎占重要地位。善骑射。宽裕则以畜牧狩猎为生,急困则四出攻掠后学会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无文字,以言语为约束使用铁器,冶铁业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2、匈奴的统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至此,北方出现农牧业政权分立局面,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其掠夺的目的是占据水草,掠夺人口、牲畜。严重威胁北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匈奴也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和开发北方起了重大作用。

和亲:

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比较:

1、背景:
汉初战败,被迫纳贡和亲;而昭君出塞,是匈奴称臣,请求和亲,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交往的象征。     
2、结果:
汉初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袭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带来了友好的民族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秦与两汉对匈奴政策比较:

1、不同:
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
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
2、认识:
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1、战国时期:
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    
2、秦朝:
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徙民设郡 ③修建万里长城      
3、西汉:
①汉初,“和亲”  ②汉武帝时期,军事反攻③汉元帝,“和亲”与经贸往来     
4、东汉:
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汉初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曾想派兵攻打匈奴,但诸将说:“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吕后只得“复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前锋)至雍甘泉”,威胁长安。后来,匈奴又从云中、上郡南下,西汉政府又陷入惊恐。汉景帝时,匈奴骑兵仍不断南下,北方边郡不安。

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1、两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成员的战争,是兄弟民族矛盾的体现,不能以侵略和反侵略性质定性,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2、两汉时期匈奴经常南下掳掠中原地区的财产、人口,破坏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因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是正义的战争。             
3、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客观上,战争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


后人对汉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大战的咏叹:

宋朝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万高著。”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汉昭帝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五单于并立,相互混战不休,“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据了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
呼韩邪单于率众迁至漠南,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的建议,决定投靠汉朝。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他亲来长安,谒见宣帝,“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汉书·匈奴传》),承认他是匈奴的单于。汉宣帝派军队北上“留卫单于,助诛不服”,还供给他大量粮食。呼韩邪单于的势力逐渐恢复。郅支单于感到难以控制局势,乃率部西去。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呼韩邪北归单于庭,临行前,他同汉朝使者约定“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
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汉书·匈奴传》)。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昭君故里今属湖北兴山)人。当时,她主动“请掖庭令(管理后宫的官员)求行”。入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为王昭君加尊号为“宁胡阏氏”,认为匈奴得之,国以安宁。他们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昭君的子女,以及她在内地的兄弟,也都为汉与匈奴的和睦友好做出过贡献。昭君出塞以后的几十年里,“边城晏(很晚)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背景:各部落之间为掠夺财富的仇杀战争不断;金统治者的压迫;人民困苦不堪。
2、原因:他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成吉思汗具有非凡的才智和坚强的性格;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联合盟友。统一蒙古后于1206年在斡难河源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3、评价:成吉思汗的这些主要活动,使一个落后、分散、混战的民族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和建国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政治、军事措施,顺应和加速了当时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朝民族融合的空前加强的特点:

1、空前辽阔的疆域便利了各民族的活动和交往(前提条件);
2、民族融合形式多样,高潮迭起(基本内容):各民族间生产方式、技术融合:民族迁移的范围更广;汉化程度更高;形成新的民族;
3、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手段)。

蒙古向外扩张:

蒙古汗国的建立,助长了蒙古统治阶级贪欲的无限膨胀及其对外实行军事扩张。自成吉思汗开始,蒙古贵族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   
第一次:1218~1223年,成吉思汗派兵灭乃蛮部后便开始西征。先灭我国历史上的西辽,而后占领中亚大国花剌子模,一直打到印度,占领了今中亚直到欧洲东部和今伊朗北部的广大地区。   
第二次:1236~1241年,成吉思汗四个儿子中的长子率军西征,所以称为“长子西征”。蒙古军队打到伏尔加河,占领波兰、匈牙利,震动了整个欧洲。   
第三次:1253~1258年,蒙古贵族派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西征。其目的是征服波斯。蒙古军队攻占了巴格达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占领了整个中亚和西亚,兵锋直指马扎儿(今匈牙利)、孛烈尔(今波兰)地区。
经过三次西征,蒙古贵族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在征服的辽阔的土地上,逐渐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汗,原是中央封出去的四个最高军政首领。后来,由于各汗国缺少必要的和有力的经济联系,再加上统治集团争夺大汗权位的斗争,蒙古帝国这个政治军事混合体日趋瓦解。于是,钦察、伊利、察合台三大汗国走上了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窝阔台汗国又对忽必烈的汗位充满敌意。它们只是在名义上承认元朝皇帝为“一切蒙古君主之君主”,与元朝皇帝保持着藩属的关系。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一直与中央保持着密切从属关系。


元朝民族融合的空前加强的条件:

1、元朝空前辽阔的疆域,国家的统一,为国内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
2、各民族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彼此往来异常频繁。
3、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这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4、唐朝以来数百年间的战乱、迁徒、杂居,使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元朝大统一的历史意义:

1、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2、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5、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元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无论从整个中国历史,还是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都应加以肯定。但也必须看到,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他在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可见,与对外战争一样,元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也具有两重性。

蒙古汗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蒙古汗国的建立,使长期混战的蒙古各部互相残杀的局面结束了,标志着蒙古族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统一使原来处于社会发展不同水平的各部,在较高的经济水平上统一起来,使蒙古草原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蒙古社会由此进入阶级社会,确立了奴隶制,这是蒙古族历史,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统一使大漠南北统称为蒙古地区,操着不同语言,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个部落的居民,都以“蒙古”为名,逐渐融合为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蒙古族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十一、十二世纪,蒙古高原各部落及社会状况:

在蒙古部落居住的广阔的蒙古草原上,十一、十二世纪还居住着其他一些强大的游牧部落。蒙古部东边强大的塔塔儿部,又称“鞑靼”,是一个由六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有七万家,占据着呼伦贝尔湖一带的广大草原。由于他们十分强大,并统治了许多部落,所以在蒙古兴起的过程中,塔塔儿成为它的劲敌。蒙古部西边的克烈部,是辽、金时蒙古高原最强大的部落,人口众多,与蒙古部的牧地紧相连接,是关系密切的近邻。克烈部牧地以西,直到阿尔泰山的广阔地带,是乃蛮部的牧地。乃蛮部已经建立起更为发展的部落联盟,较早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国家机构,并任用畏兀儿族官员来维护乃蛮贵族的统治。乃蛮已使用畏兀儿文字记事,是蒙古草原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游牧部落。蒙古牧地的北边,从鄂尔河到色楞格河流域,居住着蔑儿乞人,是四个部落的联合体,他们是介于草原部落与森林之间的部民,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另外,草原上的斡亦剌人在争雄的各部中也是重要的部落。   
处在蒙古东、西和北部的这些强大的部落,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实际力量大都超过了蒙古,更南则是强大的金朝。分散的蒙古诸部落就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里,在强大的四周部落的包围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实现统一。

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1264年,忽必烈建都燕京(今北京),把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1271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依据汉族的古代文献《易经》上“乾元”(极大)的意思,把蒙古国改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这表明忽必烈所统治的国家已不是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继续,忽必烈成为蒙汉各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总代表。第二年,燕京改名为大都,正式成为全国的都城。至此,元朝的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大都成为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后,明清两代的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都城,影响深远。

回族开始形成: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我国回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从那时起有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陆续到我国经商,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和长安等城市居住下来,被称为“蕃客”。他们建筑了清真寺,有的还在中国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于是就有了“土生蕃客”。13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迁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散布在各地。他们同原来的“土生蕃客”都被叫做“回回人”,成为当时“色目人”中的主要部分。在元代的官方文书中,这些人被称为“回回”。这些回回人以中国为家,繁衍子孙,并与当地汉、蒙古、畏兀儿等族互相通婚,到元代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族的形成,反映了元代国内各民族融合的进程。


贞观之治含义:

唐太宗为帝一朝,确如其名──世民──济世安民。统治过程中,唐太宗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完善了一系列制度,终于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1、概况:
①原因概括: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②主要表现: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1)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不避亲仇(提拔魏征);虚怀纳谏;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
(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
(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进士科人才济济。
(5)民族关系方面:
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①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
②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③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④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带去种子、工匠、书籍和冶金技术、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关系。
评价:
①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6)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


贞观之治的表现: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193,唐记九,贞观四年

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
上曰: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贵矣。轻徭薄敛,使之各治生业,则皆富矣。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资治通鉴》卷196,唐记十二,贞观十六年


发现相似题
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