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 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 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本题信息:2012年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 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 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 主要考查您对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共产党的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分共的问题。在未开会以前,裁制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准备:北伐前,已夺取军事最高领导权;在上海与列强、江浙财阀和流氓势力举行一系列会谈,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 。
政变: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进行大屠杀,苏、浙、闽、粤等地也发生大屠杀。
结果:汪寿华、陈延年、萧楚女等著名共产党员被捕牺牲;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国民政府;张作霖在北京杀害李大钊。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前奏:纵容夏斗寅、许克祥反动军官发动反革命叛乱。
政变:1927年7月15日,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以“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为口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发现相似题
与“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 始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