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 主要考查您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香港、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南北重归统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统一:
1、背景:
①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②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条件:
①主要原因:商鞅变法
②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③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④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3、过程: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闰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各诸侯国间发生了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
4、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而,建立了中国历史土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1)统一的必然性:
结束诸侯争霸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上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从政治上看,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局部实现了中央集权制,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从民族关系看,各民族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从民心向背看,长期的战争,使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2)统一的可能性:
秦国通过改革,逐渐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强且采用灵活的策略。
③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统一过程:
(1)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开拓疆域的措施:
①北方:打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直道”;筑长城;
②南方: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③西南:将“西南夷”纳入版图,开辟“五尺道”,统一“西南夷”。
香港回归:
①1984年,中英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澳门回归:
①1987年中葡发表联合声明
②1990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不同: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虽然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但两者的性质不同。
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香港问题涉及外国侵略,必须恢复行使主权,因而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其对外也必须以一个中国特别行政区的身份出现。
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只要完成了领土的统一,在国际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区出现,它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驻军与否是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重要区别之一。
鸦片战争 | 香港岛 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 | 1841年武力侵占;1842年《南京条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九龙司 | 1860年《北京条约》 |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 新界 |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新中国成立后 | 不承认不平等的条约 |
2、澳门:
①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强占澳门
②后来,买通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
③擅自修城,设置机构,强行租占
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根本原因:国力强大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1)香港、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上的重大事件。
(2)它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港澳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 停止炮击金门: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①1987年,民间交往开始,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④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⑤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
(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3)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分离至今。
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与前两次相比有着本质区别。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1)强大的祖国;
(2)正确的方针;
(3)共同的信念;
(4)交流的加强;
(5)国际的公认。
2、阻力:
(1)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
(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
1、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2、两岸恢复并持续进行协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3、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得以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4、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开展,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5、两岸各界交往方兴未艾,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6、两岸同胞共克时艰,加深了彼此感情。
7、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支持。
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
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来,台湾与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就目前而言,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
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
另一条是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两岸政治僵局持续,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
有学者指出了两岸关系中的美国:美国政府以霸权主义心态,从“美国至上”的利己主义出发,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在策略上支持民进党当局,竭力阻挠和拖延中国的统一大业。岛内的台独势力也据此挟洋自重,中国统一大业面临新的挑战。 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
海峡交流基金会: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0年11月21日在台北成立。海基会是台湾当局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和推行有限大陆政策的历史产物。
海基会采用“财团法人基金会”的形式,经费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捐助”。
海基会初成立时的定位是“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以保障两地人民权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该会的主要工作有如下7项业务:
(1)两岸人民入出境收件、核转及有关证件签发补发。
(2)祖国大陆地区文书验证、身份关系证明、协助诉讼文书送达及两地人犯遣返。
(3)祖国大陆地区经贸资讯的收集发布,间接贸易、投资及其争议的协调处理。
(4)两岸人民有关文化交流事宜。
(5)协助保障台湾地区人民在祖国大陆地区停留期间的合法权益。
(6)两岸人民往来有关咨询服务。
(7)“政府”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
海基会的首任董事长为辜振甫,秘书长为陈长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它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海协成立以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有4项:
(1)逐步建立和发展与台湾岛内外民间团体和人士的联系与相互合作,发挥民间力量,共同促进两岸的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根据国台办的授权,协会将负责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有关团体进行联系,处理相关问题。
(2)将就合作打击台湾海峡海上走私、抢劫问题与台湾授权团体海基会具体商谈。
(3)协会如受到委托,也将协同有关方面与台湾授权团体或人士就处理台湾海峡海上渔事纠纷和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之居民及相关问题进行商谈。
(4)协会将积极为台湾岛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祖国大陆投资、贸易和其他交流活动的政策、法规等咨询和服务。同时也积极向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和地方提供对台文化、学术、体育、科技交流等咨询。
汪道涵为海协会首任会长,唐树备为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为邹哲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 含义 | 意义 |
“另起炉灶” |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
“一边倒” |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际形势:国际上,两大阵营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禁运;
有利形势:
(1)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2)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4)新中国的成立。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
目的:
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2、国内形势:国内,新政权还不稳固,经济恢复任务艰巨。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新中国初期外交工作任务:
打破封锁,为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从历史角度看: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全新外交。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具有革命性,除旧布新,打破封锁,迅速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为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新中国为必须“一边倒”原因:
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转变为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的内涵:
1、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
2、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政策。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新中国五十年外交的特点:
①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就是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发展。但侧重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经济外交”的比重明显增加。保障国家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②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独立自主的表现形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变。具体表现为从一边倒联苏抗美,到一条线联美抗苏,发展到新时期的不结盟。
③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政策没有变。
新时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1、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世界上有力量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进行军备竞赛,但是一直难以突破军事均势。两国虽然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摧毁对方多次,但是谁也没有取得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能力。它们在世界各地的争夺相持不下,陷于僵局。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首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成为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其次是西欧、东欧、日本等虽然分别同美苏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盟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打仗,而且独立自主倾向都在发展,因而也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世界人民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制约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中国对战争因素与和平因素的消长趋势作了新的判断:即制约战争、要求和平的因素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新时期中国调整外交政策原因:
1、经过建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2、国际上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在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某一方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独立于两个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3、中国把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和平可以维护较长时期。
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匈奴的兴起:
1、社会状况(生产生活):
生活于蒙古高原,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狩猎占重要地位。善骑射。宽裕则以畜牧狩猎为生,急困则四出攻掠后学会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无文字,以言语为约束使用铁器,冶铁业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2、匈奴的统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至此,北方出现农牧业政权分立局面,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其掠夺的目的是占据水草,掠夺人口、牲畜。严重威胁北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匈奴也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和开发北方起了重大作用。
和亲:
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汉元帝与匈奴和亲比较:
1、背景:
汉初战败,被迫纳贡和亲;而昭君出塞,是匈奴称臣,请求和亲,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交往的象征。
2、结果:
汉初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袭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带来了友好的民族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秦与两汉对匈奴政策比较:
1、不同:
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
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
2、认识:
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1、战国时期:
诸侯国忙于混战,面对匈奴的进攻,秦、赵、燕等国修建长城,消极防御。
2、秦朝:
①命蒙恬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②徙民设郡 ③修建万里长城
3、西汉:
①汉初,“和亲” ②汉武帝时期,军事反攻③汉元帝,“和亲”与经贸往来
4、东汉:
军事斗争,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汉初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曾想派兵攻打匈奴,但诸将说:“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吕后只得“复与匈奴和亲”(《史记·匈奴列传》)。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前锋)至雍甘泉”,威胁长安。后来,匈奴又从云中、上郡南下,西汉政府又陷入惊恐。汉景帝时,匈奴骑兵仍不断南下,北方边郡不安。
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1、两汉政权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成员的战争,是兄弟民族矛盾的体现,不能以侵略和反侵略性质定性,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2、两汉时期匈奴经常南下掳掠中原地区的财产、人口,破坏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因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是正义的战争。
3、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破坏了社会经济;但是客观上,战争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
后人对汉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大战的咏叹:
宋朝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万高著。”
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
汉昭帝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五单于并立,相互混战不休,“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最后,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单于,占据了单于庭和漠北广大地区。
呼韩邪单于率众迁至漠南,接受左伊秩訾“事汉则安”的建议,决定投靠汉朝。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他亲来长安,谒见宣帝,“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并“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汉书·匈奴传》),承认他是匈奴的单于。汉宣帝派军队北上“留卫单于,助诛不服”,还供给他大量粮食。呼韩邪单于的势力逐渐恢复。郅支单于感到难以控制局势,乃率部西去。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呼韩邪北归单于庭,临行前,他同汉朝使者约定“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匈奴传》)。
汉元帝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汉书·匈奴传》)。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昭君故里今属湖北兴山)人。当时,她主动“请掖庭令(管理后宫的官员)求行”。入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为王昭君加尊号为“宁胡阏氏”,认为匈奴得之,国以安宁。他们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昭君的子女,以及她在内地的兄弟,也都为汉与匈奴的和睦友好做出过贡献。昭君出塞以后的几十年里,“边城晏(很晚)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隋和秦比较:
1、相同之处:
①都是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
②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③都建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
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开发,如秦朝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打败匈奴收复河套地区,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
⑤都因实行暴政,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二世而亡。
⑥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被迫实行宽舒政策,出现繁荣局面,如西汉武帝出现“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
2、不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不同。秦朝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隋朝处于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②取得政权的方式不同。赢政是继承王位,后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杨坚则以外戚身份掌握大权,夺取政权,建立隋王朝,之后灭陈完成统一。
③开国皇帝治理国家的重点和影响不同。秦始是注重政治,集中精力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国家;隋文帝除注重政治外,还重视经济。
④对知识分子政策不同。秦朝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隋朝则实行科举制,笼络读书人。
隋朝统一原因:
1、从社会矛盾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南北民族差异逐步趋同民族进一步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
2、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经济的恢复,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迫切要求打破南北对峙局面北方农业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3、从个人因素来看北周统一黄河流域,为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隋文帝夺取政权后,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各方面的力量都大大超过了南朝,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隋文帝进行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军队建设,是统一重要条件;
4、从南北实力来看南朝陈王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无力抗击北方的进攻;
5、南北朝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削弱了封建割据的政治基础;
6、从人民愿望看长期的战乱割据,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安定。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隋统一的意义:
1、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魏晋南北朝300年多年的分裂南北分裂局面,打击了魏晋以来南方的士族势力,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3、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也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隋朝政策措施:
隋朝作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在国家不同方面展开改革,实施相应的措施:
1、政治方面:
①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创造了条件。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揭开了隋唐“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序幕。
②隋朝在总结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继续沿用,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③隋朝借鉴前代的选官制度,首开科举制之先河。唐朝继续沿用科举制。这个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④隋炀帝的暴政,引起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朝覆灭的教训,为唐初及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3、交通方面:为加强南北的联系,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对当时和后世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4、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方面:隋朝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还派人去西域,西域商人也有不少来到长安和洛阳。隋朝的这些措施,为以后内地与边疆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奠定了基础。
5、文化方面:隋朝继承了前代所积累的文化成就。在建筑、雕版印刷、教育、宗教、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就为唐代文化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
遣唐使:
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来华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对日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鉴真:
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历尽艰辛,到日本讲授佛经。同时还向日本介绍中国医药、建筑、书法等知识。
和日本友好交往:
1、表现:
① 互谴使臣: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多次。
②贸易往来:日本出土大量唐币,中国出土大量日本银币。
2、影响:
①政治:在唐初回国留学生协助下,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参考隋唐的制度,如,参照中国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了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②教育:在京都设立大学,学科设置和学习内容基本上与唐制相仿,考试内容就是中国的儒家经典。
③科学技术: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日本模仿唐长安,建成了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等。
④历史人物:吉备真备(日本);鉴真(中国)。
遣唐使和留学生:
1、隋朝时,日本曾几次派遣使臣来隋结好,给隋炀帝带来了“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的国书,并派人来华学佛法。隋炀帝也派使臣回访了日本。
2、唐朝时,遣唐使和迎送唐朝到日本的使节有十几次。遣唐使团组织完备,规模不断扩大,到玄宗时,人数曾达到五六百人。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经常带领许多留学生、学问僧到唐朝来学习中国文化和佛教经典。
平城京:
平城京即今日本奈良,位于本州中西部。710~784年,日本曾建都于此,日本史称这一时期为奈良时代、奈良朝。建筑仿中国的长安。城内东大寺是唐朝鉴真到日本后的最初居住处,唐招提寺为鉴真设计创建,也是鉴真的圆寂地。
吉备真备:
日本奈良时代学者。717年与阿倍仲麻吕等作为留学生来到唐朝,积极吸取唐代文化精华。十多年后携大量历学、音乐等文化典籍回国。752年,以遣唐副使身份再度来中国,后官至右大臣。他知识渊博,通晓天文、军事、历数、音韵之学,著有《私教类聚》50卷。他采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对传播中国文化,推动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卓越。
鉴真:
扬州人,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始祖。俗姓淳于,4岁出家,法名鉴真。后到长安等地遍研佛经。26岁在扬州专修戒律。742年在扬州大明寺(今法净寺)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传教。5次渡海均受挫,致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753年第6次航行于次年初抵日本九州,随后在平城京东大寺筑戒坛传戒法,开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先河。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广为介绍中国的建筑、雕刻和医学知识。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唐朝对外关系的特点:
1、交流频繁,盛况空前;
2、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外国先进新鲜事物。
3、隋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国际交流中心。
汉唐中外交往有不同的特点:
1、对外交通:汉陆路为主;唐水陆并举。
2、对外交往类型: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
3、贸易内容:汉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以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4、汉商贸基本上单向性;唐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唐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汉唐中外交往有不同的特点:
1、对外交通:汉陆路为主;唐水陆并举。
2、对外交往类型:汉以商贸为主;唐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
3、贸易内容:汉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以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4、汉商贸基本上单向性;唐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唐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的原因:
1、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来华的使者和商人日益增多。
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的政策,给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需要对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空前:
主要表现:
1、交通空前畅: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到朝鲜,向西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等国;海路从登州扬州到日本韩国,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
2、范围空前广阔:除东亚日本新罗,西亚波斯大食,南亚印度外,和欧洲东罗马,甚至非洲也有联系交往。
3、交流空前密切、形式多样:不仅有政治遣使,经济相互交流,文化相互吸收,还有留学等。
4、影响空前深: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日本新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模仿唐朝制度,中国的造纸术外传,十进位等技术外传,中华文化圈扩大。
唐朝对外友好交往作用:
1、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2、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唐朝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的启迪:
1、我们也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经济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2、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同其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
郑和(1371—1435):
云南人,回族,本姓马。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外洋的一些情况。明军平定云南时他被掳,成为燕王朱棣的太监。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立功,明成祖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1405年,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
西洋:
西洋是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国家统一
(2)中国航海技术的发达
(3)明朝政府采取了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明初郑和下西洋经过:
(1)时间:1405—1433年(比欧洲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次数:7次。
(3)规模:
A.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B.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C.人数:每次出海2.7万-2.8万人
(4)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明初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比较:
1、目的不同点:
新航路开辟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即经济目的)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具体表现为:
(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2)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其影响和后果不同点:
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3、郑和下西洋鲜明的特点:
(1)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
(2)规模大:郑和船队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
(3)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法比拟的。
郑和下西洋终止原因及启示:
1、终止原因:
(1)耗费浩繁,国库枯竭,财政短缺;
(2)朝贡贸易违背经济规律;
(3)明末禁海的闭关政策。
2、启示:
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积极意义:
(1)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广泛的传播了中华文明;
(3)把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古代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开放的态度,和平友好的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郑和下西洋局限性:
(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不计经济利益,缺乏持久的内在推动力;
(3)没有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实质性推动,更不具备近代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自此开始创立。
2、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概括起来分成两步走:
其一是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式;其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3、对外开放
(1)含义: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进一步拉大,为了少走弯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智力,有必要开放;
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底子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资金不足问题大大束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引进国外充足的资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政策:
加强友好往来;
派遣留学生;
先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经济特区,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和先后建立珠江三角洲等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原因:
首先,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外国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进入我国;
其次,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也浮出水面。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