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面材料(北魏群臣的一场争论):
    ……燕州刺史穆进日:“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曰:“卿便言不可之理。”曰:“……四方未平,九区未定。以此推之,谓为不可。征伐之举,要须戎马,如其无马,事不可克。”高祖曰:“卿言无马,此理粗可。马常出北方,厩在此置,卿何虑无马?令代(代城)在恒山之北,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迁于中原。”曰:“臣闻黄帝都涿鹿,以此言之,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 —出自《魏书》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中君臣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概括穆持反对意见的理由,高祖对此是如何驳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迁都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志超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北魏群臣的一场争论):……燕州刺史穆进日:“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曰:“卿便言不可之理。”曰:“……四方未平,九区未定。以此推之...” 主要考查您对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
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和笼络汉族上层地主,公元494年,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的原因:
1、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①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②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③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④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一遇到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论。平城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都城。
3、正如孝文帝所言,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造成威胁。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材料(北魏群臣的一场争论):……燕州刺史穆进日:“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