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邓小平文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三,你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江苏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讲学图(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影响)

百日维新

科教兴国

日本的明治维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影响)
  • 百日维新
  • 科教兴国
  • 日本的明治维新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政治方面,他宣传“为政以德”和“礼治”,以“德”来治理人民,以“礼”来治理国家。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成为儒家基本的经典。他的言行由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孔子、孟子、荀子的观点对比:

 

伦理观

治国理念

民本思想

历史观

孔子

性相近 “仁”“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孟子

性善论 “仁政”“施人与民” “民贵君轻” 社会进步

荀子

性恶论 强调“仁义”“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社会进步
 

孔子思想学说形成背景:
1.社会变革: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2.鲁国的文化传统:“周礼尽在鲁”。鲁国文化上仍保留许多周文化的传统,这有利于孔子把西周依赖的礼乐文化加以改造而创立自己的学说。

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闻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内容
思想学说 哲学和政治思想 “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为德” 反对苛政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遵循周礼,用德教化百姓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事实就是、学思结合、坚持真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弟子三千,儒家五经

孔子的教育理念在其弟子上的体现:
据传,孔子弟子三千,这里的三千不是确切的三千名学生,而是指孔子的门徒很多,而孔子的弟子们才是一代代把儒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这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指施教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种族、地域。孔子的弟子有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这一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受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意思是:“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辞令的:有宰我和子贡。谙熟政事的:是冉有和季路。以文学著名的:有子游和子夏。”使不同长处的学生都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既注意保护他们的个性特点,又因势利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弟子冉有问孔子:“我应该去远行么?”孔子回答:“你应该立刻去。”弟子公西华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你的父兄还在,最好谨慎出行。”公西华表示不解,问:“我实在不明白,同样的问题,回答却大相径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冉求禀性柔弱退让,所以激励他进取;你莽撞勇武,所以要抑制警戒。”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00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对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什么进步性:
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宋代实行糊名法,门第的作用无法发挥。
2.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正因为九品中正制评的标准是门第,士族纨绔子弟无真才实学即可授官,寒门子弟即使才德优秀也不能授官。科举制有着择优录取的原则,并且随着发展也增加了乡试,省试,会试和殿试。使得士族无真才实学子弟无法通过家族来获得官位,而庶族地主有真才实学子弟很快得到了提拔,国家也选出了真正有才学的人。
3.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力,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魏晋时,士族势力逐渐壮大,并且逐渐了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因此,九品中正制名义上是国家指派中正评定等级,但是实际是门阀士族们的操控的晋升工具。科举制是由礼部统一主持考试,并且经过殿试由皇帝考核,这样,国家真正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力。


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1.原因: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子弟中选拔,而庶族子弟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3.创立:
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4.发展:
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的意义:
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2.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着登台阁,小者任郡县”;
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科举制度对我国历史进程以及世界的影响:
1.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2.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和文学艺术的的发展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3.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了极端,成为摧残人才和统治者培养忠实奴仆的工具,阻碍了知识分子的思潮的发展。
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的重要的影响。科举制度所流传下来的部分优秀的措施,至今仍然被我国和世界各国所沿用和发展。


 




唐朝的进士科最受重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不过,进士的录取率仅有百分之一二,所以当时有“三十岁老明经,五十岁少进士”的谚语。那时的考试条件很差,进士、明经的考场设在贡院的东西两廊,时间往往是正月、二月,长安的天气很冷,常常遇到雪天,唐诗有“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的描述。但是实际只是在屋檐下席地而坐,还要答卷子,滋味和不好的;后代王朝虽然改善了考场,不过条件依然很艰巨。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的失败: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在中央,1898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并且控制了人事任免权,防止光绪帝破格提拔维新派。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犹豫观望,敷衍了事,并不实行。变法法令大多成为了一纸空文。
2.没有强大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更没有获得强大的武装支持。
3.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4.当顽固派准备镇压维新变法运动时,维新派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了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这次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了资产阶级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适龄儿童、少年开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主义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教育事业的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并大力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的战略的确定,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
2、三个面向: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3、义务教育:
(1)1986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的发展,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4、高等教育
现状:
(1)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整理上看,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办学效率、办学条件有明显提高。
(2)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成就: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承担了1/3以上的863计划项目,获得1/3左右的国家发明奖,一些科技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科教兴国战略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大久保利通: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
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
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
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1.改革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2.影响:
(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2)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打开日本国门的条约——《神奈川条约》:
神奈川条约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3月3日(旧历))江戸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和亲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米和亲条约》(《日美和亲条约》)。签约代表,在日本方面全权代表为林复斋(大学校长)、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为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这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保证遇难的美国士兵得到安全保障。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讲学图(1)根据上图写出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