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改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

    材料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中流传的一句话
    (1)根据材料1图片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共6分)
    A.北宋(年---1127年),由赵匡胤(宋太祖)建立,以为东京作都城;
    B.辽朝(916年---1125年),由族的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被朝所灭;
    C.西夏(1038年---1227年),由族的杰出首领元昊建立,都城兴庆;
    D.金朝(1115年---1234年),由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都城会宁。
    (2)材料2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2分)
    (3)材料3中的金军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岳飞抗金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1+1,2分)
    (4)岳飞班师后,宋金议和后      局面形成,双方以哪条线作为分界线?(1+1,2分)
    (5)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辽、宋、金、西夏时期的政治特点。(1分)

    本题信息:历史改错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如图材料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材料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中流传的一句话(1)根据材料1图片的信息和...” 主要考查您对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宋与辽的和战:
宋太宗统一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亲自率兵向辽进攻。宋军包围了幽州城,并在高粱河向辽的援军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负伤中箭仓惶逃走。
雍熙三年(986年),宋军趁着辽朝内部矛盾重重,宋太宗再度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军以曹彬为统帅,中路军以田重进为统帅;西路军以潘美为统帅,。结果,出了中路军全身而退外,其余均被歼灭。从此宋朝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开始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
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双方在澶州议和,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宋与西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都,与宋朝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于是元昊请和。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送每年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檀渊之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如图材料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