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个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云南省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穆罕默德·阿里对政治、文化和军事的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889年日本宪法

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日本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日本明治维新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 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 穆罕默德·阿里对政治、文化和军事的改革
  •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
  •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 1889年日本宪法
  • 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 日本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 日本明治维新
  •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 百日维新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表现:
(1)政治:
①征服:16世纪初征服埃及,推翻马木路克王朝,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②管理:派遣总督(即帕夏)和利用马木路克共同管理(相互牵制,共同管理,维护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推翻了原来统治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
奥斯曼素丹向埃及派遣称为帕夏的总督,最初帕夏的势力最大,17世纪末18世纪初,马木路克逐渐占上风,1768年马木路克首领阿里贝伊废除帕夏,第二年宣布独立,并占据汉志和叙利亚,自称埃及素丹及地中海和红海君主。还在各地驻扎由雇佣兵组成的军队,但马木路克获准单独组建一支军队,还担任了各地的地方长官,残存势力仍然很大。
(2)经济:包税制——包税人(马木路克)成为土地的所有者素丹在埃及征税的形式。
它规定,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控制土地和农民),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包税权还可以世袭、转让或出卖。包税制实行后,奥斯曼素丹确保了它在埃及地区的赋税收入。但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包税人肆意剥削和压迫农民,严重破坏了埃及农业的进步及手工业的发展。同时,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城市平民反抗斗争不断。
(3)军事:马木路克单独组建近卫军,导致埃及连年战乱
2、影响:
(1)社会动荡(帕夏与马木路克争权夺利;马木路克实际专权;埃及连年战乱)
(2)经济凋敝(18世纪末,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近三分之一的农田成为荒漠,粮食产量锐减,农产品仅仅只有古代产量的四分之一,传统的商业和贸易也在萎缩,很多有名的手工业生产中心逐渐消失,著名的亚历山大城只有8000人口,埃及人口因长期饥饿和瘟疫大大减少,19世纪初人口还不到10世纪时的一半)
(3)外来侵略(统治内部内乱,从18世纪初,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大战,国力弱小,随着埃及的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入侵埃及,向埃及倾销商品,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埃及简史: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BC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BC525年为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BC332年左右,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人,建立了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BC30年罗马执政屋大维出兵侵入埃及,从此罗马统治达600余年,公元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在埃及推行“阿拉伯化”。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798~1801年,法国拿破仑入侵并统治3年。1882年英国军队占领埃及。1914年,英国宣布埃为英的“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直到1956年英国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区。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联合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9世纪中期到16世纪初,埃及先后兴起五个非埃及本土人建立的王朝,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埃及社会动荡不安;18世纪末,法国乘机侵入埃及;到19世纪初,阿里成为埃及总督。
●波斯帝国统治(公元前525~公元前332年)——冈比斯征服埃及,自称“法老”,建立第27王朝;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统治(公元前332~公元前30年)——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从公元前305年—前30年,称托勒密王朝统治时代;
●罗马帝国统治(公元前30~639年)
●阿拉伯帝国统治(公元640~1517年)——下分四个王朝统治埃及:
阿拔斯王朝(公元750—969年)
法蒂玛王朝(公元969—1171年)
阿尤布王朝(公元1171—1250年)
马穆鲁克王朝(公元1250—1517年)
●奥斯曼帝国统治(公元1517—1914年)——1914年12月,英趁向土耳其宣战之机,宣布埃及为英国的正式保护国。拿破仑统治期(公元1798—1801年)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公元1805—1849年)
●埃及君主立宪国(1923.4~1953.6)
●埃及共和国(1953.6~至今)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1、原因:
①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实力日益强大,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根本原因)
②埃及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2、目的:
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3、表现:
(1)拿破仑对埃及的三年殖民统治:(1798~1801)
目的:占领埃及,威胁英国最重要海外殖民地印度。
占领:1798年(1797年夏,带领法国驻扎在意大利的拿破仑向法国督政府提出占领埃及的方案,拿破仑授命为东方军司令,统率陆海军占领埃及,要把英国势力清除出去,1798年7月,拿破仑率3.5万军队入侵埃及,埃及军队一触即溃,法国迅速占领亚历山大港和开罗等地)
统治:
①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扶持帕夏,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②经济上:没收的地产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工厂,为军事提供后勤服务;修复灌溉系统,促进农业生产。
③科学文化上:对埃及文化进行研究和侵略。
退出:1801年。
(2)法英对埃及的争夺:
原因: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过程:法、英相继撤兵,英国支持马木路克割据
①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出兵埃及,1801年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
②英国企图扶持马木路克占领埃及,由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国家的反对,也撤出埃及,但仍支持马木路克割据,为以后侵略作准备。
影响:
①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②英国与法国争夺埃及,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英国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英国的侵略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评价:其侵略性是主要的。
首先,拿破仑出于与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出兵侵占埃及;
其次,拿破仑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
第三,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
第四,拿破仑掠夺了大量埃及的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本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
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原因: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经过:

起义名称  时间 背景 结果 影响
开罗人民首次起义 1798.10 拿破仑入侵埃及 遭镇压 掀开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
开罗人民第二次起义  1800 英国和奥斯曼军队联合攻打法军 持续一个多月 加速法军失败
开罗人民第三次起义 1804   马木路克卷土重来,横征暴敛 胜利 穆罕默德?阿里加入起义,奠定改革基础

穆罕默德·阿里掌权:

1805年,埃及立法会议宣布废黜帕夏,拥戴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并得到奥斯曼素丹的承认。

阿里政权面临的内外形势: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直接原因)
(1)国内:
①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马木路克仍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③宗教长老特权阶层的威胁。
(2)国外:
①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步伐没有停止;
②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3)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


埃及国内的三大政治力量:

①马木路克: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的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者。原意为“奴隶”(mamluk),曾是埃及阿尤布王朝时期从中亚买来的军事奴隶。马木路克的统治。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
②帕夏:土耳其派遣驻埃及的总督,代表素丹,是埃及的最高行政长官。
③近卫军;有土耳其近卫军和马木路克近卫军两类。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方位 时间 对象 背景或起因 结果或影响
东方 1811年 阿拉伯半岛 半岛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斗争;沙特家族在半岛的兴起 历经17年艰苦战斗,阿拉伯半岛成为埃及的属地
南方 1820年 苏丹 以侵占苏丹来弥补兵员、劳力的损耗和国库的空虚 控制了苏丹大部分地区,扩大了阿里的统治区域,但也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西北 1824年 希腊 帮助奥斯曼帝国平定希腊起义;利益的诱惑 占领包括雅典在内的希腊大部分地区;遭英法俄联合舰队突袭,对外扩张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
北方 1831年 奥斯曼帝国 出于对素丹未将叙利亚补偿给埃及的愤怒,率军入侵叙利亚 占领叙利亚,挫败奥军,迫使奥斯曼签订土埃和约,继续承认素丹的宗主权,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1、时间:1811~1841年(约30年)
2、阶段与特征:(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20年(1811~1831年),阿里扛的是素丹的大旗,打击分离势力、实行对叛逆者讨伐的扩张手法。
第二阶段是后10年(1831~1841年)直接挑战奥斯曼帝国,以图取而代之。
3、具体表现:
阿里的扩张概括为东伐(阿拉伯半岛)、南征(苏丹)、西讨(希腊)、北战(奥斯曼帝国)四个带方位的关键词。
4、影响:
①对外扩张,扩大了统治区域,建立了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连续的扩张,使埃及元气大伤,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动摇着阿里政权的根基。这是导致阿里改革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沙特家族与沙特阿拉伯王国:

18世纪下半叶,沙特家族在阿拉伯半岛兴起,逐渐与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结合。1793年,沙特家族确立了沙特政教合一的体制。到19世纪初叶,沙特家族已控制了包括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在内的几乎整个阿拉伯半岛。沙特家族公开宣称要由阿拉伯人来统治阿拉伯世界,瓦哈比教派则以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作为其政治主张。阿里出兵侵入阿拉伯半岛,镇压了沙特家族所领导的反抗,并实际统治了半岛。
现今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是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建立的。他于1924年统一阿拉伯半岛,1932年以本人的姓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四次战事简介:

(1)向东——兵侵阿拉伯半岛沙特家族
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奥斯曼素丹和阿里各怀心机,相互利用。阿里派兵侵入阿拉伯半岛,历经17年的艰苦战斗,穆罕默德?阿里以高昂的代价,换来了第一次对外扩张战争的胜利。阿拉伯半岛实际上处于埃及的统治之下。
(2)向南——侵占苏丹
阿里的改革措施在各个领域全面推开,人力、财力的缺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阿拉伯半岛战事又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阿里指望以侵占苏丹来弥补兵员、劳力的损耗和国库的亏空,1820年阿里派兵溯尼罗河而上侵入苏丹。两年之内,埃及军队便灭掉了苏丹两个最大的王国──达尔富尔王国和散纳尔王国,控制了苏丹大部分地区。阿里虽然将埃及的疆域向南大大推进了,但获得的金银财宝、兵源和劳动力却十分稀少,反而使自己的改革又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3)西北——渡海进攻希腊
1821年,希腊人民掀起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奥军队无力控制局势。素丹以平定希腊后将叙利亚和克里特岛授予阿里的许诺,换取埃及出兵相助。此时,埃及实力因改革而大增,埃军对苏丹的征服进展顺利,便同意了素丹的要求。1822年,埃军首先攻占了克里特岛。1824年7月,阿里派出2万名陆军士兵和由200余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渡海赴希腊。1825年底,埃军占领了几乎整个摩里亚半岛。不久,雅典也落入土埃军手中,希腊独立运动处境艰险。
这时,国际形势剧变,明争暗斗的英、法、俄三国很快协调,形成了暂时联盟,决定援希反土。1827年10月,英法俄联合舰队发动突袭,一举歼灭土埃联合舰队,埃军的精锐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为此,阿里只得从希腊撤回全部军队。1829年希腊获得独立。入侵希腊的惨败是阿里对外扩张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4)向北——进攻奥斯曼帝国
出于对素丹未将叙利亚补偿给埃及的愤怒,阿里于1831年10月派遣3万大军侵入叙利亚(第一次土埃战争爆发),这标志着他的对外扩张进入了直接与奥斯曼素丹抗争的阶段。
战争初期,埃军连连获胜,奥斯曼军队节节败退。1832年底,3万埃军精锐一举击败6万土军,随即向伊斯坦布尔挺进。在这种形势下,想乘机南下控制黑海的俄国宣布出兵援助素丹,俄军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登陆。英法两国深恐奥斯曼帝国落入俄国手中,要阿里停止进攻。但埃军先头部队已近奥斯曼帝国都城,素丹只好向阿里求和。1833年4月,土埃双方签订协定,素丹同意恢复阿里对埃及、阿拉伯半岛、克里特岛和叙利亚等地的统治权;阿里则同意从其他地方撤军,继续承认素丹的宗主权。至此,阿里不但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而且已基本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的目标。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因:
阿里专制残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机,致使起义不断。(阿里王朝的专制性和扩张性)
(1)捐税苛重。
虽然穆罕默德?阿里推行的改革措施最初给埃及人民带来了一些好处,但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特征决定了这一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不可能是埃及下层群众,而只能是以阿里为首的新地主贵族集团。阿里发动的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又使农民和城市贫民境况更趋恶化。为将沉重的财政负担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阿里政府设法增加捐税。
(2)劳役繁重。
对外战争时,阿里热衷于大兴土木,从而导致埃及的劳动力匮乏。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地主频繁强征农民去开挖河渠、修筑道路、建造工厂、修建宫殿乃至构筑军事工程等,农民们被徭役压得喘不过气来。
(3)兵役无止境。
阿里将募兵制改为征兵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埃及军队的素质,但随着对外战争的持续,埃及的兵源已告枯竭,征兵制便演变成了抓兵制。政府出动军队围捕壮丁,用铁链锁强行押往军营。阿里统治后期,老人、少年和学生也强征入伍。
(4)土地荒芜、工厂停业,暴政与天灾陷民众于绝境。
大批农民弃地逃生,一些人乞讨为生,一些人充当城镇苦力,还有些人逃到荒僻地区乃至国外谋生,以致田地荒芜。工厂因无人而停业。为了不去当兵,许多埃及男子将自己弄成残废。
(5)境内人民起义不断。
早在19世纪20年代,埃及各地已不时爆发抗税抗丁的农民起义。各地驻军接连向开罗告急,致使阿里应接不暇。
2、外因:
列强的插手和干涉。(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同时,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1)埃土矛盾因列强插手显得复杂而对立。
随着欧洲列强更深地插手东方问题(“土耳其遗产”),土埃冲突与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互相纠缠在一起,更加趋于复杂化。列强分化为两股对抗的力量:即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倾向土耳其,法国支持埃及。列强的争斗必然促使土埃间的矛盾更趋激化。
(2)英土协定激化矛盾。
1838年8月,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新的英土商约。该条约规定只对进入奥斯曼帝国的外国商品征收5%的低关税,废除帝国境内的所有专卖制度,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为欧洲商品(特别是英国商品)进入奥斯曼帝国大开方便之门。阿里知道若埃及实施该条约,本国的民族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乃至崩溃,因此拒不承认这个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埃英关系和埃土关系均急剧恶化。在英国的怂恿下,奥斯曼素丹宣布讨伐阿里,第二次土埃战争爆发。第二次土埃战争,战争初期,土耳其处于优势。1839年4月,土耳其军攻入叙利亚。6月埃军开始反攻,土军锐气受挫。埃军攻入土耳其本土,土军大败准备求和。英、俄、奥、普、法五国闻讯后立即照会土耳其政府,提出土埃问题应由欧洲列强参与解决。但是,列强意见不统一,经过幕后外交活动,英俄普奥决定撇开法国达成解决办法。1840年7月,英、普、奥、俄、土五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授予穆罕默德?阿里家族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利,埃及军队则应从其他地区撤出;奥斯曼素丹批准的所有协定和法令应在埃及生效,埃及应每年向素丹纳贡。
(3)阿里战败葬送改革大业,自恃有法国作靠山的穆罕默德?阿里断然拒绝接受伦敦条约。
1840年9月,英俄奥土对埃及发起进攻。此时又发生了叙利亚反埃大起义和法国援埃态度的转变(法国不敢为了埃及而与英、俄、普、奥四强兵戎相见),法国援助的希望化为泡影。穆罕默德·阿里只好屈膝求和,答应列强和土耳其提出的一切条件。
3、失败标志:
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赦令(家族世袭权、管辖素丹权、军事限制与接受1938年条约)
战败标志着穆罕默德?阿里建立的大帝国土崩瓦解,此后埃及再次降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属国,而且开始沦为欧洲列强的半殖民地。由于1838年的英土商约开始在埃及实施,阿里政权对工业、农业、商业、外贸等实行的严格垄断被逐步废除。阿里通过经济改革经营起来的民族工业被冲散,大批工厂倒闭。到19世纪40年代后期,阿里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已告失败。


关于阿里改革失败后埃及沦为半殖民地及苏伊士运河的开凿:

阿里死后,英法在埃及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他们不满足于输出商品和收购原料,更直接输出资本,英国投资铁路和电信业,法国独占运河开采权。1859年4月,运河工程破土动工。1869年11月27日,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运河全长162.5公里,河面宽52米,它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后因埃及政府债务累累,英国通过控股把持了运河。从此,英国利用对运河及其周围地区的控制,逐步加大在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将埃及变成了英国的半殖民地。一战中,英国借口与奥斯曼帝国处于敌对状态,公开宣布埃及是英国的保护国。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
苏伊士运河被誉为“东西方海上捷径”、“世界航海的咽喉要道”。它的繁荣为埃及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被看作是“埃及经济繁荣的生命线”。运河于1859年动工开挖的,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以下是几则关于这条运河的史实。
 (一)拿破仑未竟之梦
1798年征服埃及时,拿破仑曾梦想建造一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这样一条运河能使他开辟一条直接夺取印度和远东财富的通道,从而削弱大英帝国的经济实力。但拿破仑手下的勘测人员算错了红海与地中海的海平面高度,因而得出了红海海平面要比地中海高几米的结论。他们断言,此类工程一旦实施,埃及三角洲便会为海水所淹没。在进入19世纪之后的许多年内,对这项计划是否可行的种种担心依然不断出现。直到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具体计划者、组织者法国人费迪南?德?莱塞普斯实现了这项计划,于1869年建成了苏伊士运河,这样才使得这些担心销声匿迹。
(二)埃及的付出
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是埃及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埃及为开凿这条运河花费了大量金钱。据统计,购买运河公司股票花费3246600英镑;根据拿破仑三世仲裁向运河公司赔款3363000英镑;购买河谷地产花费40万英镑;1869年为取消运河公司部分特权和收回一些建筑物又赔款120万英镑;挖掘淡水渠耗资120万英镑;庆祝运河通航耗资140万英镑;加上贷款利息、佣金、仲裁等其他费用5814000英镑,总计1680万英镑。而欧洲股东的全部投资仅为448万英镑。挖河的劳工,几乎都是埃及人。开凿运河的10年中,埃及政府提供了数十万劳工。他们在炎炎烈日下,在滚滚黄沙里,忍饥受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双手,一镐一锹,挖去了720000000立方土,运河凿成时,有12万埃及人牺牲了生命。正如前埃及总统纳赛尔所说:“这条运河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汗、我们的尸骨换来的。”
(三)运河的概况
苏伊士运河位于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上,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把大西洋与印度洋连接起来。这条运河开通后,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距离比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缩短航程8000~10000多千米,不仅减少运费,而且航道安全可靠,风险少。运河从地中海的塞得港到红海的陶菲克港,全长173千米,河面宽180~200米,平均水深为15米,可容载重6.5万吨或空载15万吨的船舶通过。运河刚开通时,河深8米,河底宽22米,河面宽70米。后来运河不断地拓宽,以容纳现代船只。现在所有这些度量数据都已扩大了一倍多。
(四)运河权的收回运河开通以来,其主权一直控制在英法两国手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政府和人民开展了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从1946年开始,埃及政府就同英国政府进行要求英国从运河撤军的谈判,英国拒绝撤军,谈判时断时续。与此同时,埃及人民在运河区掀起了武装游击斗争和示威抵抗斗争,反对英国对运河的军事占领。埃及人民和政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迫使英国在1954年10月19日同埃及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根据协定规定,英国于1956年6月13日从运河区撤出最后一批军队。自此,英国对运河区长达74年的军事占领宣告结束。



改革的意义:

1、局限性:
阿里政权的封建性、专制性和残暴性
农民受地主的沉重剥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工人来源于战俘,失去人身自由,形同奴隶过着军营式的生活,与西方的自由工人不是同一概念;
扩张战争对国家的创伤,陷人民于深重的灾难中,激化了内部矛盾。
2、性质:是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未能对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造)
3、失败原因:阿里封建政权的弊端;欧洲列强的干涉;穷兵黩武动摇了根基。
4、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②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进了近代化进程;
③促进了文化繁荣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带来国力的壮大,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
④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⑤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阿里改革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推进了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促进了文化繁荣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三个“进一步”):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表现: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国家和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棉织品、毛织品、船只、武器等;日本的原料又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
(2)影响: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1)人民起义不断: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同时由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洋货大量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起义次数剧增,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
(2)幕府统治基础的动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
②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影响: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导致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根源:

内因:幕府腐朽黑暗的统治、经济发展对统治基础的冲击。
外因: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
社会危机加剧的表现:西方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日本封建经济的进一步解体、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级结构的进一步分化等。


日本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18世纪中期,日本商业资本开始首先渗入农村的纺织业。商人以“换棉”(供给农民皮棉,让其在家纺成纱,再织成布,按成品数量支付工资)、“出机”(供给农民棉纱和织机,按成品多少支付工资)等方式逐步控制生产者。“出机”商人进一步设立自己经营的作坊,从穷苦农家招雇“机织下女”即女工,形成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从纺织业扩展到油、酒、纸、糖、陶瓷、蜡烛、采矿、海产加工等生产部门,数量也不断增加。1854年,日本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所。1867年,全国各生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丝织业和棉织业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如:桐生的丝织手工工场达到二百六七十家,每家有织机六架至十架;足利的棉纺织手工工场,通常每家拥有三五十架织机,多的甚至达到一二百架。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开始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遭到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幕府和大名的抑制。但是,当时日本的工场手工业还未达到高度发展阶段,资产阶级也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反抗斗争:

自18世纪以来,农民的反封建暴动呈愈演愈烈趋势。在18世纪最初的10年中,农民起义的年平均次数仅为5.5,80年代为22.9,19世纪时农民起义次数增加,30年代起义次数达到279次,60年代前七年就达到194次。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表明两点:第一,农民的处境日趋严重恶化。这种恶化主要同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残酷性有关。第二,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广大的农民群众成为反封建的主力军,形成波澜壮阔的反封建高潮,这就大大加深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大盐平八郎起义:

大盐平八郎(1793—1837),名后素,字子起,通称平八郎。14岁袭祖父职担任大阪市下级警官,是一名下级武士。1816年在家开私塾,讲授王阳明的阴阳学说,主张知行合一,著有《古本大学刮目》等书。1836年,当地发生大灾荒,粮价飞涨,富商大户囤积居奇,大盐平八郎一再建议大阪官吏和富商救济灾民,但屡遭拒绝,使他十分气愤。他开始意识到:要想解救饥民,必须下决心以武力来推翻恶政,铲除奸商,于是着手组织起义。起义原定于1837年2月19日晚进行,由于叛徒告密,被迫在清晨仓促起义。起义者沿途炮击贪官污吏和奸商的住宅,使大阪的官吏巨商胆战心惊,他们一面开仓济民,一面调兵镇压。到下午两点,在幕府重兵围攻下,起义军虽经激战,终因寡不敌众,难以支撑。大盐见大势已去,急忙解散队伍,率心腹逃走。3月,大盐被官兵发现后,不愿被捕受辱,引火自焚而死。大盐起义虽告失败,但却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是由下级武士发起和领导的,并主动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进行的第一次暴动,它把从前的分散、自发、局限于反对当地封建领主的农民暴动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于这次起义是发生在号称“金库”的重镇大阪,震撼了幕府的封建统治。



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1)农民:负担沉重,发动暴动;
(2)中小地主和中小资产阶级:发动“自由民权运动”
时间:19世纪七八十年代
内容: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等
影响:运动范围遍及全国,推动明治领导人进行政治改革。
2、制定:1882伊藤博文等人遍访欧美各国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最终选中了普鲁士宪法作为范本,认为普鲁士宪法最合日本国情,并吸取了俾斯麦关于把宪法变成专制统治外衣的经验,1889年2月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御赐”的《日本帝国宪法》。
3、内容:

对象 职权 特点
天皇 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等权力;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赦令”  神圣不可侵犯,享有绝对的权力;
国民 即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权力受限,但使人民获得一些基本权利
议会 分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众议院由纳税人选举产生,有权批准财政预算。议会权力有限,但可参与制定法律。 贵族院是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而众议院无独立的立法权。
内阁 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对天皇负责;(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需由现役大将或中将担任,他们有权直接上奏天皇,这使军部可以独霸这一职,也可采取必要手段来搞垮它不满意的内阁,这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行政机关
枢密院 是国家的元老重臣,对国家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 天皇的最高顾问,也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4、特点:天皇的权利得到加强,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5、影响:
(1)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确立了天皇专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自由民权运动:

明治政府的藩阀专制及其政策,引起中下资产阶级和地主、没落士族阶层的不满。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这些阶层为基础,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并演变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史称“自由民权运动”。
运动可分两个阶段:
1874~1881年是第一阶段,内容为召开国会,制定宪法。运动的领导人是些在中央受排斥的官员。
1874年1月在明治政府任过参议的板垣退助和几个人一起,提出设立民选院的建议书,标志着运动的开始。
1881年颁布天皇诏书,允诺十年后召开国会,制定宪法。
1881~1889年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为准备参加未来的国会,成立了一些政党。
1889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自由民权运动的结束。
自由民权运动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从钦定宪法的内容看,自由民权运动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毕竟取得了一定成果,终究立宪政治已开始。



崛起为东方强国:

1、有利条件:
(1)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
(2)国内: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紧推行改革,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2、表现:
(1)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2)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3)对外关系上,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

戊辰战争结束后,修改条约是摆在维新志士面前的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个目的没有达到,就等于“维新宏业”的另一半──民族独立尚未完成。明治政府决定通过外交途径,以修改条约的方式完成民族独立的任务。大致经过如下:
(1)1871年岩仓使团出使美欧,其任之一,就是与各缔约国进行预备谈判,以阐明日本政府在修约问题上的立场和愿望,并探索修约的具体途径。但他们此行屡遭挫折,最终放弃修约与预备谈判的任务,带着“内治优先”的思想回到日本。
(2)到19世纪70年代后半期,日本国内情况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新变化。国内通过改革,国力增强;国际上对日缔约国的协同一致原则发生了破绽。这种新形势,给日本修约增强了迫切感,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大藏卿大隈重信提出在如果全面收回国权有困难,可否先收回税权的建议,1875年寺岛宗则外务卿根据国际关系上的新征兆,训令驻英、美、法、俄、德使节,就收回税权问题与驻国政府开始谈判。直到1878年7月25日,才与美签订《吉田、埃瓦茨条约》。而英、法、德三国,坚决拒绝日本的提议。后来,因为发生了哈特利事件和赫斯塔利亚事件,收回税权谈判不了了之。
(3)在收回税权谈判失败后,便改变外交战术,把修改条约的重点,从税权转移到法权,在税权问题上,只提修改海关税率。井上馨外务卿根据新战术,与各国重开谈判。这时期,井上馨开展“鹿鸣馆外交”,在和欧美列强进行了长达8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后,仍以失败告终。
(4)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又出现新变化,英俄矛盾尖锐,几乎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又给日本修约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隈重信接任外务卿后,决心在修约方面建功立勋。他采用“强硬政略”作为修约的基本方针。在交涉方法上,采取了分别与各国谈判的方式,以便利用英俄矛盾。谈判开始后英国对大隈方案不满,但美国、德国和俄国于1889年都先后在修改条约上签字。英国也不得不让步,在8月间与日本达成协议。但到10月,大隈被炸伤,修约谈判再次中止。
(5)1889年,山县有朋任首相,青木周藏任外相。山县确定的本届内阁的任务是:在务必完成修约的同时,推行向朝鲜扩张的政策。据此方针,青木提出《青木备忘录》,又经过三年多的谈判,于1894年7月16日,签订《日英新约》,根据此约,日本大致摘掉了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不同结果的原因分析:

戊戌变法仅是昙花一现,而明治维新则具有里程碑意义。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有:
(1)二者所处的时代及所遇的外部阻力不同。明治维新时,资本主义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并且当时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给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戊戌变法时,资本主义已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再加当时西方列强已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所以招致列强的干涉。
(2)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而且不断扩大,他们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而戊戌变法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仅得到初步发展,力量薄弱。
(3)群众基础和改革的推动力量不同。明治维新前,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接连不断,幕府统治已摇摇欲坠,以中、小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也展开了积极的倒幕活动。而戊戌变法前,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宣传变法的仅仅是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在脱离群众的情况下进行变革,必定失败。
(4)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弱不同。在幕藩体制下,大名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到幕末时,大名、将军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而中国的封建制存在时间长,力量强大,慈禧太后在辛酉政变后牢牢控制内政外交,所以,戊戌变法时面临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5)改革的进程不同。明治维新是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新政策能得到贯彻执行。而实行戊戌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对外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1)明治政权成立之初,天皇就宣称“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2)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侵略野心迅速膨胀,很快走上了侵略亚洲邻国的道路。
(3)“大陆政策”,它确定了日本侵略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
2、对外扩张的表现:
(1)对朝鲜的侵略:
①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内容:朝日建交,否定中朝宗属关系,向日本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日本获得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特权。
影响:日本首先打开了朝鲜的门户,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②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得到了在朝鲜的驻兵权,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
(2)对中国的侵略:
①1879年吞并琉球,并改名为冲绳县;
②侵略台湾:1874年,日本借口有遇海难的琉球水手在台湾被杀,派军侵入台湾,遭台湾人民英勇抵抗;
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占了八国联军总人数的大部分。


江华岛事件及江华条约的签订:

19世纪70年代的朝鲜内部政局不稳,给日本侵略以可乘之机。1875年5月25日,日本政府派三艘军舰侵入釜山港,进行示威,接着又测量西海岸。9月20日,“云扬号”驶进朝鲜首都汉城附近的汉江河口,然后派出小舰队,逼近江华岛草芝镇炮台。朝鲜海防军立即开炮,击退入侵之敌。“云扬号”以报复为名,击毁了江华岛对岸永宗岛上的炮台,史称此事件为江华岛事件。
1875年12月,日本政府任命黑田清隆和井上馨为特命全权正副办理大臣,率军舰六艘和3000军队,以追究江华岛事件责任为名,往朝鲜兴师问罪。太政大臣指令黑田等,此举要以强迫朝鲜政府签订开港通商条约作为江华岛事件的赔偿为主要任务。朝鲜政府在炮舰威胁下,完全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条约草案。1876年2月26日,在江华府签订了所谓的《日朝修好条约》亦称《江华条约》,主要内容是:
(1)首先载明“朝鲜乃自主之邦,与日本保有平等之权”,意在否定中国与朝鲜的宗属关系。
(2)朝鲜向日本开放釜山、元山和仁川各港口,自由通商;
(3)日本有在所开商港派驻领事的权利;
(4)承认日本的领事裁判权等等。
不难看出,这是一份典型的不平等条约,是《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复制品。《江华条约》是打开了朝鲜的国门,但日本以后的侵略行径远远超出条约中的条款。



明治维新运动的性质和明治政权的性质:

1.运动的性质
①“革命”说:传统上,我国学术界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或者说是一场不彻底的、未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②“改革”说:郭宣霖在《日本明治维新性质问题的商榷》一文中提出了明治维新是一场变革的观点。樊元等人则明确提出:明治维新是与封建阶级妥协的资产阶级改革。万峰认为,明治维新“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带有近代民族民主运动鲜明特点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王晶认为,明治维新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明治维新过程中没有出现要求给予广大人民参政权利的运动。(王晶:《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载《日本研究》,1994年第1期)
③“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说:蒋立峰认为,说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都不合适,前者只能包括1868年前后的短暂的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时期,后者只能概括明治政府前20余年的主要活动,两者都没有把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完整地包括进去。他认为,“明治维新是具有日本特色的进一步、退两步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或称为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蒋立峰:《明治维新是进一步、退两步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载《日本问题》,1989年第6期)
2.政权的性质
①“联合专政”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又分两种。一种认为明治政权是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另一种认为是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专政,可以附在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一类之中,即基本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②吕万和认为,把明治政权说成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或是资产阶级地主专政的提法含混不清,不能表达明治政权的本质,他认为明治政权是带封建性的特权大资产阶级专政。(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③蒋立峰认为,“明治政府通过各项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1890年前后已使以近代天皇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政权转变为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政权,或称半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权、封建资产阶级政权。(蒋立峰:《明治维新是进一步、退两步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载《日本问题》,1989年第6期)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之处:
(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2、不同之处:
(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
1、倒幕运动的成功为维新提供了政治保障。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维新提供了物质基础。
3、幕府统治下,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4、幕府推行锁国政策,日本落后于世界
5、西方列强侵入,日本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深。
二、基本内容:
1、“废藩置县”,府县由中央派官员进行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3、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4、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5、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6、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生活习俗西化。
7、仿照欧美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8、仿照欧美,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9、1889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但保留浓厚封建主义残余。
三、影响:
1、积极:
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并在此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2、消极: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国家的道路。


明治维新的断限和分期:

1、明治维新的断限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明治维新的断限存在1853~1877年说、1867~1868年说和1868~1873年说等不同说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史学界在明治维新的上限问题上基本取得一致,即1853年佩里叩关,而对于明治维新的下限却存在分歧。
①“1911年说”:万峰认为,大体上自1869~1911年,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这也是明治维新的下限。(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②“1894年说”:吕万和在《日英新约的签定和甲午战争的爆发》一文中提出这一观点,后来他又在《简论明治维新》一文中阐述了理由。(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③“1889年说”:汪森认为,到了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已经完成了把日本改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武安隆等人认为,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日本近代国家体制的确立和明治维新运动的基本结束;王继麟也认为,从民主性和民族性角度考虑,明治维新只能划到1890年前后,因为此时日本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专政已经确立,国内基本矛盾和对外基本矛盾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2、明治维新的分期
①“两阶段”说:万峰认为,从佩里叩关到1868年为第一阶段,1869~1911年是明治维新的第二阶段,即资产阶级改革阶段。(汤重南:《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史的研究》,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
王晶认为,从佩里来日到废藩置县为第一阶段,从1875年至1890年宪法颁布为第二阶段,即自由民主运动阶段,“资产阶级革命”的课题是在第二阶段提出来的。(王晶:《明治维新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载《日本研究》,1994年第1期)
②“三阶段”说:蒋立峰认为,明治维新可以分为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阶段。(蒋立峰:《明治维新是进一步、退两步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载《日本问题》,1989年第6期)

倒幕运动成功的原因:

万峰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了倒幕运动取得成功的原因。国内方面,倒幕派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这是倒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国际方面,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使列强无力顾及日本,客观了支持了日本的倒幕运动,同时,西方列强也力图使日本成为其远东的“前哨”,从而使日本倒幕运动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
李家桂、许永璋著文分析了倒幕运动成功的五个原因:
1.幕府的垮台在19世纪中期是大势所趋。因为当时广大人民同幕府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扫除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摆脱封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改变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维护民族独立等等,都要求推翻幕府的统治,实行变革。
2.人民群众的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
3.资产阶级化的武士起了领导作用。
4.斗争手段和斗争策略的得当。倒幕派打出“尊王”的旗帜,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5.国际环境有利。伊文成著文认为,明治维新前的革命形势,既表现在倒幕派势力的日益壮大,又表现在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的日趋高涨,而且后者一直是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动力。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戊戌年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又达到一个狂潮。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突然出兵占领胶州湾,并无理要求租借胶州湾。愚蠢的清廷竟然邀请俄国舰队来到胶州湾,希望以此遏制德国,结果引狼入室,俄军趁机强占了大连、旅顺两港。1898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俄国向清廷要求租借两港二十五年,清廷被迫答应。接着,法国要求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并把魔爪伸向粤桂;英国要求继续九龙半岛的九十九年借约,更无理强行租借日本撤离后的威海卫;日本则向清廷声明:不得割让与台湾相近的福建省(伺机窥视福建);俄国更贪婪地祸及满、蒙、新疆。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1)《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德国公然派出舰队侵占中国山东胶州湾。沙俄租占旅顺大连湾,并将整个东北均置于其魔爪之下。接着,其他列强也纷起效尤,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独占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
(2)《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到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由此也可见维新变法风气在全国各地蓬勃的情况。


保国会:

保国会的主要发起人是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1898年4月17日,保国会在北京粤东会馆召开第一次会议,到会的官僚士大夫一二百人。康有为在会上演讲,历述帝国主义侵略日急,瓜分危机严重的事实。会上议定《保国会章程》30条。第一条说:“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名为保国会。”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上海设两总会,各省府县设立分会,略具政党规模。后来,保国会又在北京嵩云草堂、贵州会馆开过两次会。康有为将《保国会叙》“榜于会所”,并说:“我四万万同气同种之胄,忍回视其奴隶牛马哉!”他主张“合群以救之”,“激耻以振之”,“厉愤气以张之”,“奔走呼救”,“以保一大国”(《保国会叙》)。梁启超也在4月21日演说保国会开会大意,说明“瓜分”危机,强调“合群智以讲求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二日《国闻报》)。保国会是御侮救亡的团体,它的成立具有爱国意义。保国会的规模比强学会大,后来列为“四卿”而参预新政的林旭、刘光第、杨锐等都是保国会会员。

戊戌变法:

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运动的高潮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2、基本内容:

除旧 布新 作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定国是诏》: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具体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2、失败的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维新运动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兴起,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感染力,引起社会的巨大震动。尚未成熟的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充当历史的主角,导演了一场生气勃勃的
政治改革和社会启蒙运动,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这次改革虽然很快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变革的停顿和历史潮流的逆转,而是预示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维新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其理论体系,揭露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腐朽,猛烈冲击封建统治,使封建地主阶级不能照旧下去。事隔几年,镇压这场改革的封建顽固派也不得不仿效维新派,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以对抗革命,这也是戊戌维新运动使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一个侧证。
例如,新政改革废八股、兴学堂的措施,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当时京师大学堂仍然保存,各地私立学堂也“纷纷见”,已经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再回复到科举八股时代那种窒息、沉寂的状况了。因此,仅仅三年,统治者便不得不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于1901年再度变革科举,废除八股。至1906年,连科举制也正式废除了。中国奉行千年的科举制的废除,资产阶级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不能不归功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再如,百日维新时期设立农工商总局的措施,是对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专制主义上层建筑的重大突破,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戊戌政变后也将这项改革废除了。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行政手段所能扼制的。因此,统治者不得不在1903年重新设立商部,并制定《奖励公司章程》,1906年又将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对民族资本主义作出了让步。这项措施也确实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便条件。在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情况下,统治者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让步,这就是“预备立宪”的原由之一。
维新运动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和辛亥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没有维新运动的兴起,就不会有辛亥革命的早日到来。维新运动尽管主张君主立宪制,但它批判封建专制和君权神授的理论,提倡民权,使人们的思想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熏陶下,从君主立宪制的限制而继续前进,走上推翻专制统治的革命道路。后来的形势表明,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失败了,自下而上的革命却从此迅速展开。维新运动是辛亥革命中的两大派别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思想先驱。民主革命时期抵制外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以至立宪运动都是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20世纪初年的立宪运动可以说是戊戌变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入和发展。
戊戌维新作为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是一次影响极大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又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开端。维新派广泛介绍和宣传西方培根、笛卡尔、康德、孟德斯鸠、霍布士、边沁、达尔文、斯宾塞、马尔萨斯、亚当·斯密的学说,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生物进化论、庸俗进化论、科学的方法论、天赋人权说,以及自由、平等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这对于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无疑是个法宝。他们紧握这个武器向封建统治冲击,使古老的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社会思想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厄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尽管他们作出了种种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戊戌维新之所以失败,从主张改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方面考察,显然政治上不成熟,并且十分软弱。这首先表现在他们提不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在对待帝国主义的问题上,维新派在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怎样才能挽救这个危机的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他们虽然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性,却以为这是中国积弱的结果,甚至认为贫弱的国势不足以抵抗侵略,只有等中国富强起来才可以自然地“消除外患”。他们认为帝国主义之所以侵略中国,关键在于中国不能自强。如何解决民族危机呢?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变法图存。这说明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反帝的思想,而是导致要变法自强的结论,这是他们不敢向帝国主义作斗争的软弱性的表现。这种在不反帝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的主张,只能是不现实的幻想。
维新派的软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也表现在新政改革中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置失当。一百零三天的新政,所颁发的上谕竟有一百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应该有轻重缓急。新政上谕纷至沓来,却缺乏强有力的行政组织措施。官僚机构的臃肿庞杂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一大特点,变革这些机构当然是新政的内容之一,至于怎么变,却必须稳步地进行。康有为曾主张不必裁减旧衙门,只需添置新衙门;又主张官爵分离,给予耆耄冗员以爵位,使之享有荣誉和优厚的物质待遇。这种措置是比较稳妥的。可惜年轻的光绪皇帝缺乏政治经验,他一次就下令裁撤了詹事府等十多个衙门,引起很大震动。由于某些新政改革操之过急,触犯了大批官员的特权和利益地位,他们便群起攻击变法,使矛盾骤然激化。再如,光绪皇帝因礼部堂官阻挠部员上书,便一次罢免了全堂的六名尚书、侍郎。有的侍郎并未参与其事,也被革了职。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置,不仅给守旧派提供了攻击的口实,也引起局外人的不平。
维新派对敌对阵营没有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没有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也反映他们政治上的不成熟。总的来看,构成敌对阵营的是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个根本点上相一致,但两派之间也有矛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和科学技术,但为顽固派所不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维新派在低层次的改革主张上,如废八股、兴学堂、重整军备等,和洋务派并非绝对对立,两派之间多少有商讨的余地,但维新派很少做争取、瓦解的工作。
显然,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这些都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