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计算:
    ①3×(x+9)=27
    ②16×8-7x=23
    ③7.5-7.5×0.5-2.6×0.8
    ④13.7×6.5+5.9×13.7-12.4×3.7
    ⑤50×[(0.2+4.8-4.8+0.2)÷2]
    ⑥11.25+21.25+31.25+41.25+51.25+61.25+71.25+81.25.
    本题信息: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计算:①3×(x+9)=27②16×8-7x=23③7.5-7.5×0.5-2.6×0.8④13.7×6.5+5.9×13.7-12.4×3.7⑤50×[(0.2+4.8-4.8+0.2)÷2]⑥11.25+21.25+31.25+41.25+51.25+61.25+71.25+...” 主要考查您对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解方程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 解方程
  •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
2、养成良好审题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运算定律:
名称 内容 字母表示 用数举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5+14=14+25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a+b+c=
a+(b+c)
20+14+36=
20+(14+36)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a×b=b×a 10×12=12×10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
a×(b×c)
12×25×4=
12×(25×4)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
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
a×c+b×c
(12+15)×4=
12×4+15×4

运算性质:

名称

内容

字母表示

用数举例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a-b-b=
a-(b+c)
250-18-52=
250-(18+52)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0除外)等于一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a÷b÷c=
a÷(b×c)
180÷4÷25=
180÷(4×25)

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值,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演算过程。
检验方法:
求出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计算(即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如果原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则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解方程依据
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验算:
加法的验算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如果得数一样,就是加法做对了;
用得数来减去其中一个加数,如果得数和另一个另数相同就是做对了。

减法的验算
用被减数减去所得的差,如果得数和减数相同,就是减法做对了。
用减数加上所得的差,如果得数和被减数相同,就是减法做对了。

乘法的验算:
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如果得数一样,就是乘法做对了;
用得数来除以其中一个因数,如果得数和另一个因数相同就是做对了。

除法的验算:
用被除数除以所得的商,如果得数和除数相同,就是除法做对了。
用除数乘上所得的商,如果得数和被除数相同,就是除法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