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牛顿最早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的引力常量
    C.库仑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电场为媒介的科学家
    D.玻意耳通过实验得到了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本题信息:2011年上海模拟题物理单选题难度容易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牛顿最早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的引力常量C.库仑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 主要考查您对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万有引力常量

电场、电场力

玻意耳定律(等温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万有引力常量
  • 电场、电场力
  • 玻意耳定律(等温定律)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试验”,用事实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这就是被伽利略所证明的,现在已为人们所认识的自由落体定律。“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伽利略的探索之路:

知识=观察+实验+思考

1、大胆的猜测:下落物体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即,则测瞬时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

困难一:瞬时速度无法准确测量。为了解决测量瞬时速度的困难,伽利略寻求间接验证的途径(思维的作用)
则测下落的高度与时间t2成正比

2、实验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结果表示为:
伽利略发现,斜面的倾角不同,上述比例关系同样成立,只是这个常数的随着θ的增大而增大。

困难二: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后,怎样说明落体运动也符合这个规律?

3、合理外推:随着θ的增大,的数值在增大。当θ=90°时,即物体竖直下落时,这个关系也应该成立,这时的数值最大。

至此,他终于成功地验证了原先的猜想,不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而且得到了物体下落的规律。

分析:

伽利略的成功,不仅在与找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研究物理学的研究之路。

思考:

科学思想方法程序是: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结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其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和谐地结合起来。


万有引力常量:


电场:


电场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1)由功的定义式计算,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可变形为式中x为电荷初、末位置在场强方向上的位移。
(2)依据计算,对任何电场都适用。对于的符号有两种处理方法:
①将的绝对值代入中计算,得电场力做功的绝对值,再根据电场力方向、位移方向来判定功的正负,或南其他方法判定功的正负。
②直接将的数值及符号代入中计算。计算结果直接表明电场力做功的多少及做功的正负。当时,;否则
(3)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量的关系,即。其中,对任何电场都适用。
(4)由动能定理计算,。此方法对任何电场、任何形式的运动都适用。


电场力与静电力:

 (1)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这种带电体之间或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就叫静电力。静电力也叫库仑力,其实质是电场力。
(2)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的作用力叫做电场力,电场力的施力物体是电场,受力物体是放入其中的电荷。
①电场力的大小既与电荷本身所带电荷量有关,又与电荷所在处的场强有关。由,得,即电场力的大小等于电荷本身所带电荷量与所在处场强的乘积。
②电场力的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所在处场强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所在处场强方向相反。


玻意耳定律:

1.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
2.规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玻意耳定律3.公式:
4.图像:
图线为双曲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温线比较,双曲线顶点离坐标原点远的温度高,即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同一气体比较,斜率()大的温度高,即
5.条件:m一定,p不太大,T不太低
6.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的总数是一定的,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气体的密度就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因此压强就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反之亦然,所以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液柱移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液柱移动问题的分析方法
(1)假设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假设发生某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及有关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巧用假设推理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捷解题。
(2)温度不变情况下的液柱移动问题的特点是: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他题设条件,从而引起封闭气体液柱的移动,或液面的升降,或气体体积的增减。解决这类问题通常假设液柱不移动,或液面不升降,或气体体积不变,然后从假设出发,运用玻意耳定律等有关知识进行推论,求得正确答案。
(3)用液柱或活塞隔开两部分气体,当气体温度变化时,液柱或活塞是否移动?如何移动? 此类问题的特点是:气体的状态参量p、V、T都发生了变化,直接判断液柱或活塞的移动方向比较困难,通常先进行气体状态的假设,然后应用查理定律可以简单地求解:其一般思路为:
①先假设液柱或活塞不发生移动,两部分气体均做等容变化:
②对两部分气体分别应用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求出每部分气体压强的变化量△p,并加以比较。
a.如果液柱两端的横截面积相等,且△p均大于零,意味着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增大,则液柱向△p值较小的一方移动;若△p均小于零,意味着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减小,则液柱向压强减小量较大的一方(即|△p|较大的一方)移动;若△p相等,则液柱不移动。
b.如果液柱两端的横截面积不相等,则应考虑液柱两端的受力变化(△pS)。,若△p均大于零,则液往向△pS较小的一方移动;若△p均小于零,则液桂向|△pS|值较大的一方移动;若△p等于零,则液柱不移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牛顿最早论证了重物体不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